高中生、艺考生、留学生的好帮手-学考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因学习而成长,因学习而成熟
位置: 学考宝-搜索结果

陆九韶 相关的搜索结果:

诫子弟词 其三原文、翻译和赏析

听听听听听听听,好将孝弟酬身命。更将勤俭答天心,莫把妄思损真性。定定定定定定定,早猛省。
诫子弟词 其三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诗词 2023年11月07日

诫子弟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凡闻声,须有省。照自心,察前境。若方驰骛速回光,悟得昨非由一顷。昔人五观上时领。
诫子弟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诗词 2023年11月07日

鸣玉泉原文、翻译和赏析

朅来坐幽亭,恍在昆山曲。清越声盈耳,群工琢良玉。又疑跻金阙,仙班佩相属。圆环碎琼琚,登降互击触。洒然襟袍爽,无处著利欲。不贪以为宝,对此景高躅。
鸣玉泉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诗词 2023年11月07日

试茗泉原文、翻译和赏析

邂逅成山行,往往有异景。奇峰争呈露,独不见试茗。逶迤即道周,澄泓得幽井。淆之不可浊,凝然如自省。龟蒙于越来,傥亦煮石鼎。岂为渴者甘,醯梦当一警。
试茗泉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诗词 2023年11月07日

月石原文、翻译和赏析

玉兔爱佳泉,饮泉化为石。规圆立山趾,万古终不息。应厌旧星躔,盈稀多缺夕。自从寄兹踪,表表无晦蚀。光彩虽暂埋,体素得不易。神物岂终潜,早晚照九域。
月石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诗词 2023年11月07日

跃马泉原文、翻译和赏析

灵泉蓄幽愤,跃石作良马。奔腾曳练驶,追风非汎驾。行健石有迹,气骄珠汗洒。何当奋厥志,万骑阴山下。
跃马泉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诗词 2023年11月07日

诫子弟词 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听听听听听听听,衣食生身天付定。酒肉贪多折人寿,经营太甚违天命。定定定定定定定。
诫子弟词 其二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诗词 2023年11月07日

诫子弟词 其四原文、翻译和赏析

凡闻声,须有省。照自心,察前境。若方驰骛速回光,悟得昨非由一顷。昔人五观一时领。
诫子弟词 其四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诗词 2023年11月07日

诫子弟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听听听听听听听,劳我以生天理定。若还惰懒必饥寒,莫到饥寒方怨命。
诫子弟词原文、翻译和赏析
古诗词 2023年11月07日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内容

热门文章

  • harmonization是什么意思_harmonization短语搭配_harmonization权威例句
    harmonization的意思是:n. 和谐;融洽;悦耳。学考宝为您提供harmonization是什么意思,harmonization翻译,harmonization短语搭配,harmonization权威例句等查询,让您轻松学单词。
  •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 暗指什么
    春风不度玉门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的是东南边吹来的春风无法到达玉门关,二是指的是朝廷的恩泽不曾重视边塞的将士。
  • 新婚别原文、翻译和赏析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
  • 上海交大hnd留学好不好 2024含金量高吗
    上海交通大学HND项目的留学含金量高,‌为学生提供了在国内接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毕业生获得的国外大学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 虎丘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西出吴门步屟轻,浮屠唤客入山行。石从试剑何年裂,池自通泉尽日平。烟径远传僧磬响,云龛深锁佛灯明。移舟更宿枫桥寺,要听疏锺半夜鸣。
  • 清平乐·朱颜渐老原文、翻译和赏析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 2024河南农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含金量高吗
    2024河南农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要看河南农业大学在你所在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还是本科二本招生,如果是本科一批招生,那么就是一本大学,如果是在本科二批招生就是二本大学,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河南农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本科毕业证上显示的均为本科,是几本大学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
  • 楼船灯火原文、翻译和赏析
    澄江春色夜犹明,云汉微茫星斗横。银蒜万条垂甲帐,火珠千结挂霓旌。烛龙敕水张鬐出,彩鹢凝烟衔尾行。何处香尘空杂遝,却教灯市满蓬瀛。
  •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原文、翻译和赏析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 湛若水简介 湛若水生平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