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9课数据解读与分析(教案)
2023-11-08 13:13:04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第9课《数据解读与分析》教学设计
【课标内容要求】
1.在对简单问题的分析过程中,使用数字化工具组织并呈现收集的数据,借助可视化方式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以支撑自己的观点。
2.在学习与生活中,能用数据记录并描述规律性发生的事件,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获预测结果。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据证明观点》第9课《数据解读与分析》,属于数据与编码模块。
望远镜思维: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利用信息科技开展研究性主题学习,从数据获取、数据讨论、数据计算、图表呈现、撰写分析报告五个步骤来完成整个主题活动,是对第一单元《泛在的数据》的内容提升,也为第二单元《身边的编码》学习奠定数据的知识基础。
放大镜思维:本课《数据解读与分析》是研究性主题学习最终成果的体现,主要学会根据图表来分析、解读数据背后的含义,从而逐步形成一份结构系统的分析报告,进行多途径有理有据地分享成果。本课内容学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报告。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图表合理地分析数据。
2.学会撰写分析报告。
3.培养数据思维及意识,加强建模能力。
重点:理解报告的整体规划,掌握报告的编辑方法。
难点: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恰当地应用到报告中。
【核心素养指向】
1.通过体验网络问卷调查,了解调查数据收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已有研究报告,认识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和报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信息意识)
2.通过素材资源的综合应用,能从数据和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能对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查明问题,形成结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最终合成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3.在完成研究报告的过程,了解和掌握编辑研究报告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梳理出编辑研究报告流程化思维。(计算思维)
4.研究报告可以被广泛传播,应加强学生在制作和发布过程中的文化修养,道德规范等应尽的责任,引导学生客观、负责地完成报告,做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意义的研究报告。(信息社会责任)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四年级学生。经过1年多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储备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Word的基础操作,撰写过观察日记、社会实践活动等报告,但在信息科技课中完成研究报告还是第一次,学生对于整理分析数据还缺乏经验和有效思路,需要教师给予启发指导,特别是在数据分析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思路,提高效率。四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较强。
【设计构想】
1.整体设想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与比较分析报告范例,初步掌握研究报告的框架结构,初步感知建模思想,并完善报告框架。
通过对垃圾分类的思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简洁的语句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3)通过撰写研究报告,逐步建立问题解决模型,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2.教法学法
范例教学法:通过比较几份研究报告范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炼研究报告的框架结构。
讨论法:在教师引导开展有效讨论,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协作学习:开展小组协作学习,互帮互助,共同成长。鼓励学生对他人的作品合理的、有建设性的评价。
数字化学习:借助数字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活动,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开展基于框架结构的信息表达与提炼
迁移应用学习:引导学生在信息社会中关注生活中的现象,针对问题展开调查研究,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情境与任务
本课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在分析报告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前期搜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完善研究报告的“研究目的”、“数据分析”、“研究结论”三部分。
4.学生活动
观察研究报告范例,掌握研究报告的框架结构,并完善框架结构。
分析与综合收集的数据,撰写研究报告的研究分析与研究结论两部分内容。
根据主题内容相互分享交流研究成果。
5.核心素养的落实
把复杂的研究报告以简单的方式进行抽象,把框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初步感知抽象建模思想。学生在教师给出的已经抽象过的框架进行再创作,逐步地感知框架建模对于一份分析报告。
6.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以在线形式进行,具体内容如下表: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自评 他评
1.结构完整
2.数据直观
3.观点明确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创设垃圾分类迫在眉睫的情境。 1.垃圾泛滥,严重危害环境;2.社会上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与学生围绕垃圾分类的话题进行互动讨论:看完视频有什么感受 垃圾分类的情况怎么样 观看并思考 在观看中让学生感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欲望,营造任务情境。
前几天我们刚进行了一次垃圾分类调查,为了让调查更科学,老师采集了不同人群的调查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结果如何。 互动,参与讨论。
获取新知 一、初识报告,认识结构 出示学生参与的网络问卷统计结果,教师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分析的方法。第一组数据,在被调查的人中,有()人知道垃圾分类,()人不知道垃圾分类,看来大多数人知道垃圾分类的人。第二、三组数据,引导学生模仿老师的方法进行分析,教师概括总结。 (板书:现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这些情况是导致垃圾分类不理想的主 要原因。(板书:原因在哪里) 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对学生及其他调查中的建议进行提炼归纳,合并同类的建议,总结出几条主要建议。 (板书:我们怎么办) 通过我们的分析和归纳,我们知道了垃圾分类的现状,现在遇到的问题,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垃圾分类刻不容缓,教师根据我们讨论的内容,编辑了一份调查报告,我们一起来看一着。 出示根据学生调查数据编写的报告,提问:1.研究报告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数据分析部分的“图”有什么作用 (板书:确定结构) 引导学生认识报告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内容。介绍每部分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图片,而是为了让数据展示更直观的图表。 思考统计数据。 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据,
从而发现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分析统计结果,探讨、认识数据的值。提出建议。了解归纳的方法。 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提供分析数据的思路。直观感受研究报告,通过 分析和讨
论,认识报
了解报告产生的过程与方法。 告的结构和内容。
了解图表。
通过查看、思
考、知道研究报告的结构,了解报告每部分内容的组成。
巩固新知 二、编辑报告,充实内容 通过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的学习,同学们对报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垃圾分类,还有很多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教师带来了一些来自我所在学校的同学们的调查资料。 出示四个主题:近视、旱餐、上网、睡眠的调查资料,邀请在座的同学们一起合作,把这些资料整理成分析报告。 出示任务一;编辑研究报告 组内讨论,确定研究主题。 根据提供的各主题调查资料汇总,展开集体讨论。 分析现象,探究原因,提出建议形成研究报
打开“调查资料”文件夫,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研究主题,小组合作,灵活运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及范例。 分析数据,了解现实的情况; 通过思考,明白问题的原因; 集体讨论,提出对策和建议; 编辑报告内容。(板书:编辑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在自己所选主题报告的编写中分析数据、分享观点、交流经验。 告。
分享交流 三、分享交流,共同提高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的研究报告。 引导学生从数据是否直观易读、观点合理、版面美观等方面对报告进行客观评价,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观看、思考、评价、提升。 在对比和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学会客观地评价。
总结延伸 四总结回顺,感悟提升1.学习内容回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回顾本节课编辑研究报告的过程,引导学生回顾报告结构,数据分析,编辑报告,美化报告的相关内容。 2.报告拓展延伸 出示若干研究报告,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研究报告。引出研究报告在生活中的意义。 思考,回顾,谈谈收获和感受。 学习反思,回顾总结,
拓宽学生视
感悟研究报告的价值。 野,了解报 告在生活中
的应用,感
受报告的价
值。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