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
2024-09-04 17:50:19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2025届高三开学摸底联考
其次,押韵也是形成中国诗歌节奏的一个要素。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部分的重复。按照规律
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奏可以把涣散的声音组织
语文试题
成一个整体,使人读前一句时预想到后一句,读后一句时回想起前一句。中国古典诗歌的押韵,
唐以前完全依照口语,唐以后则须依照韵书。根据先秦诗歌实际用韵的情况加以归纳,可以看
注意事项:
出那时的韵部比较宽,作诗押韵比较容易,汉代的诗歌用韵也比较宽。魏晋以后才逐渐严格起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来,并出现了一些韵书。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的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是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再配上韵,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材料二:
一首诗由许多字词的声音组成,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了诗的音调。声音的组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受审美规律支配,符合规律的谐,违背规律的拗。音乐中有协和膏程与不协和音程,中国古典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诗歌有律句与拗句。音程协和与否,取决于两音间的距离。诗句谐拗的区别,在于平仄的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配。中国古典诗歌的膏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地
材料一:
交替和重复,也可以形成节奏,但并不鲜明。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造成音调的和谐。
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回环重复的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的节奏,使人像见到老
初学者往往觉得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很难掌握,这是因为没有抓住它的基本规律,只是死记
朋友一样,感到亲切、愉快。一种新的节奏被人熟悉之后,又会产生预期的心理,预期得中也会
平仄的格式。它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只要掌握了这四条,自己也可以把平仄的格律排列出来。
感到满足。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
这四条规律是:一句之中平平仄仄相间,一联之内上下两句平仄相对,下联的上句与上联的下句
语言也可以形成节奏。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各有固定的习惯,可以形成节
平仄相粘(就是第一联的后一句,和第二联的前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平仄应该相同),句末不可
奏感。这是语言的自然节奏,未经加工,不很鲜明。此外,语言还有另一种节奏即音乐的节奏,
出现三平或三仄。概括起来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寓变化于整齐之中。
这是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形成的。它强调了自然节奏的某些因素,并使之定型
除了平仄之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
化,节奏感更加鲜明。诗歌的格律就建立在这种节奏之上。然而,诗歌过于迁就语言的自然节
双声词和叠韵词是由部分声音相同的字组成的词,声母相同的叫双声词,韵母相同的叫叠韵词。
奏就显得散漫、不上口;过于追求音乐节奏,又会流于造作、不自然。只有那种既不损害自然节
叠音词是声青完全相同的词。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叠韵如两玉相叩,取其锉锵;双声如贯
奏而又优于自然节奏的、富于音乐感的诗歌节奏才能被广泛接受。这种节奏一旦被找到,就会
珠相联,取其宛转。”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
逐渐固定下来成为通行的格律。
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铿锵、宛转、荡漾、促节的细微区别,虽未必尽然,但双声、叠韵的音
诗歌的节奏必须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首先表现在音节和音节的组
乐效果是确实存在的,而且叠音词的效果也是一样。它们的音乐效果可以这样概括:即在一连
合。一般情况下,汉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
串声音不同的字中,出现了声韵部分相同或完全相同的两个邻近的字,从而强调了某一个声音
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青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个两个
以及由此声音所表达的情绪,铿锵的越发铿锵,婉转的益见婉转,荡漾的更加荡漾,促节的九为
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顿。顿,有人叫音组或音步。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
促节。至于象声词则是模仿客观世界的声音而构成的词,它只有象声的作用而不表示什么意
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必须指出,顿不一定是声
义。象声词的效果在于直接传达客观世界的声音节奏,把人和客观世界的距离缩短,使人有身
音停顿的地方,通常吟诵时倒需要施长。顿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又要兼顾意义的完整。
临其境之感。
青节的组合不仅形成顿,还形成逗。逗,也就是一句之中最显著的那个顿。中国古、近体诗建立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
诗句的基本规则,就是一句诗必须有一个逗,这个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四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林庚先生指出这是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一条规律,并称之为“半逗
A.所有节奏都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都能给人带来快感和美感,
律”。他说:“半逗律是中国诗行基于自己的语言特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诗歌民族形
B.六言诗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因为二二二的音节组合无法形成半逗。
式上的普遍特征。”六言诗始终未能成为主要形式,就因为二二二的音节组合不合乎中国诗歌节
C.古代的人如果写古典诗歌,必须严格按照韵书的规定来写,否则会贻笑大方。
奏的习惯。
D.《诗经》中的“蒹葭”是双声词,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是叠韵词。
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开学摸底联考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