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练习(含解析)
2024-04-15 18:33:42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练习
一、单选题
1.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中指出:“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作者旨在说明
A.周公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集大成者
B.中国文明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
C.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内容不断变化
D.礼乐文明是三代文化漫长演进的产物
2.《诗经》中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3.19世纪80年代,思想家王韬撰文说:“华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华则变为夷。 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王韬的主张( )
A.推动礼成为评判文明的标准 B.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缺陷
C.体现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转型 D.是中国近代思潮嬗变的缩影
4.《礼记》记载,孔子在谈到先代贤王时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庄子》《吕氏春秋》《管子》以及《申子》都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意思。这反映了先秦诸子( )
A.探究“礼崩乐坏”的根源 B.认同“民贵君轻”的观念
C.继承“天人合一”的思想 D.推崇“天下为公”的理念
5.研究发现,距今大约5000年,人类普遍遭遇洪灾,中外应对策略有所不同。如果我们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故事中提炼关键词,那么大禹治水可以被概括为治、堵、败、疏、成,而诺亚方舟则可以概括为逃、淘汰、选择、拯救。据此推断最准确的是)
A.中国自古崇尚科学精神 B.西方自古缺乏进取精神
C.中国文化讲究和谐相处 D.西方文化崇尚理性法治
6.宋代理学家吕祖谦认为:“学者气质各有利钝,工夫各有浅深,要是不可限以一律,正须随根性……示以蹊径,亦有必待其愤悱而后启之者。”据此可知,该理学家( )
A.强调道德养成须因材施教 B.旨在说明道德醒悟的重要性
C.推崇“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要求学者要做到“知行合一”
7.在王守仁看来,伦理纲常是人们心中所固有的、先验的“良知”,要把心中固有的“良知”施诸行事,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为善去恶。该思想意在( )
A.重建儒学价值体系 B.维护封建伦理秩序
C.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D.致良知以达圣贤之道
8.宋代,佛教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幻象,儒学家反对这种观点。在宋代儒学家看来,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应是( )
A.善和德 B.仁和礼 C.理和气 D.道和法
9.朱熹在《童蒙须知》中告诫儿童面对尊长时:“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声喧哄,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陈淳也在《启蒙初诵》中要求小儿做到“入则孝,出则悌”。这可用来说明该时期( )
A.教育的功利化色彩浓厚 B.理学影响家庭教育
C.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D.政府重视幼儿启蒙
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下列史事,能论证这一结论的有
①朝鲜以汉字为基础创造出谚文
②古代越南曾移植了中国的教育体制
③中世纪的西方热烈追捧孔子及儒家经典
④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华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春秋战国,老子提倡“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据此可知,先奏诸子均( )
A.重视道德的作用 B.批判商周政治制度
C.具有改革的精神 D.关注现实社会问题
12.玉琮,最早发现于浙江良渚文化遗址中,大多都带有神徽;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遗址中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出十节玉琮和大量玉璋、玉戈、玉钺等玉器。以上现象说明当时( )
A.玉文化遍及各地区 B.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C.区域文化交流频繁 D.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13.“尽管明王朝的政治总是使他们一次次地失望甚至绝望,尽管他们也曾经反复批评明朝的弊政和皇权的腐败,但是当这个王朝真的被颠覆的时候,他们又不能接受这种现实。”据史料记截,明清之际殉节的士大夫人数为历朝之最。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儒学教育凸显道德与责任 B.阳明心学带来巨大心理落差
C.清军的残暴激发士人义愤 D.八股取士造成士人思想僵化
14.有学者认为,比起诸子百家来,儒家“具有特别的文化优势”“就连道家、法家、墨家等学者,自幼也得读儒家之书,因为那是社会的基本教科书”。对儒家“特别的文化优势”理解最准确的是
A.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B.儒家文化的优势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C.儒家文化的优势来自对百家文化优势的融合
D.儒家文化的优势在于不断适合统治者的需求变化
15.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朝代是秦朝
B.纸得到了推广
C.出现的新文体是赋
D.设乐府说明市民文化兴盛
1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
C.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家有着丰富的人口伦理思想。孔子称赞卫国人口富足,指出“足食、足兵”百姓就会信任统治者。孔子把人口分为“君子”和“小人”;孟子则进一步把人口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荀子将人口划分为“士农工商”,认为“工商众则国贫”。孔子认为人民生活富足后就应该接受教育,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培养为国效力的合格人才,充分肯定了人的社会性,主张“礼之用,和为贵”,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孟子首次系统提出了建立“人和”社会的理念,认为战争、政治胜负的关键是“人和”。
——据蒋琴《先秦儒家人口伦理思想初探》等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认为“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患矣”。1924年,他却指出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相比人口数量,孙中山更重视人口的其他问题。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饬外交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令”等,同时力主引进外资和“外才”;在国内移民方面以国家的力量来主导,以外国有经验的人士辅助,达到发展经济、舒缓人口和巩固边防的作用。他还主张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在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方面也提出了很多设想,以“为人民谋社会种种之幸福”。
——据李道缉《孙中山人口思想刍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家人口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人口思想的特点。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周易》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栽物”,《尚书》主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把为真理、为国家、为民族牺牲视为最大的“仁”,即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时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南宋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摘编自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
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的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 自17世纪以来,孔子文化及儒家思想在欧洲迅速传播,形成了兴盛百年的“中国文化热”。耶鲁大学哲学教授诺斯洛普曾说,西方人看问题,就好比一个人站在地球之外看地球如何运转,而东方(主要指中国)人看问题则好比本人在地球上与地球同时运转。这种差别,真是一语道破了为什么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永远是天人对抗、人如何征服大自然。
——引自《光明日报》:熊玠《儒学在美国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核心思想及其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儒家思想的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历史意义如何?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理学代表人物(至少两人),并分析理学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的深远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世界有何价值?
三、论述题
20.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官话”并行并不断演变,折射出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周和东周 西周各地方言差别很大。雅言(西周王畿一带王室所用方言)成为贵族通用的“标准音”。战国时各地方言更加复杂。雅言失去标准音地位,各诸侯国“言语异声”
汉代 形成南北两派方言,分别以楚方言和秦晋方言等为核心。北方方言发生混化,逐渐糅合。关中话、洛语先后成为“官话”,并向周边扩展
魏晋南北朝 魏晋继承洛语官话。西晋末年北方方言逐渐向南扩展,并与南方方言交融,逐渐形成“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的现象。洛阳雅音吸收吴越方言而成的金陵音成为官话之一
隋唐 隋朝以金陵音和洛阳正音为基础,融合形成长安音。唐承隋制。金陵音与长安音分庭抗礼。长安音逐渐成为正统
——据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整理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写出关于中国古代语言演进的两条结论,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依据。
参考答案:
1.B
【详解】“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可知,体现了周公制礼作乐对儒家的影响,“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体现了儒家对周礼的传承与发展,说明中国文明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B正确;题干并未强调周公在古代历史上的地位,而且周公更主要的是开创而非“集大成”,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礼乐文明的传承,并未体现出核心内容的变化,排除C;D并未凸显出儒家对礼乐文明的传承发展,排除。
2.C
【详解】从材料中的“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可知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描写,体现出的是一种现实主义,所以答案选C;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题干描述没有联系,故排除ABD。
3.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80年代(中国)。根据材料“华夷之辨,其不在地之内外,而系于礼之有无也明矣。苟有礼也,夷可进为华;苟无礼,华则变为夷。 岂可沾沾自大,厚己以薄人哉?”可知,王韬不仅强调礼的重要性,而且认为“华夷”文明之间存在共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所以不能夜郎自大和厚己薄人,说明王韬认识到转变华夷观念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近代思潮嬗变的缩影,D项正确;王韬主张转变华夷观念,“推动礼成为评判文明的标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王韬主张转变华夷观念,未涉及洋务运动,排除B项;王韬的主张是中国近代思潮嬗变的缩影,未体现近代民族意识转型,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先秦思想家多认为天地日月无私,因此统治者应当以此为行为准则来治理天下,即无私之心为政,这说明先秦思想家推崇“天下为公”,D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并非探究礼崩乐坏的原因,排除A项;民贵君轻强调的是君民关系,与材料中的无私无关,排除B项;“天人合一”强调的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统一,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大禹治水强调“治、堵、败、疏、成”,意味着当时中国人注重主动应对,在方式上选择“疏”,这是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选择,C项正确;科学精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进取精神在诺亚方舟故事中也同样存在,排除B项;理性法治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要是不可限以一律,正须随根性……必待其愤悱而后启之者”,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理学家吕学谦强调道德养成过程中不可千篇一律,而应“随根性”,即因材施教,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道德养成途径,而非道德醒悟的重要性,排除B项;“格物致知”强调外在探究,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心学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伦理纲常是人们心中所固有的、先验的‘良知’”和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通过内心的良知(伦理纲常)来支配人的行为,进而巩固统治,因此B项正确;陆九渊的心学出现,标志着儒家价值体系重建的完成,排除A项;心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伦理秩序,非巩固儒学主导地位及达圣贤之道,排除CD项。故选B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儒学家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是理和气,“理”通常是指事物的规律、准则,也指作为社会规范的伦理道德。“气”被看作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材料,C项正确;在宋代儒学家看来,理解世界本原的核心概念应是理和气,不是善和德、仁和礼、道和法,排除AB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题意可知,朱熹和陈淳都是南宋的理学家,材料反映的是他们都对儿童的行为依据理学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准则,所以说明理学影响了家庭教育,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并不能说明教育功利化色彩浓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没有体现理学的社会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朱熹和陈淳的个人观点,没有体现政府意志,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对东亚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郑和下西洋更是宣扬了中华文化,①②④C项正确;中世纪的西方并没有热烈追捧孔子及儒家经典,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先秦诸子均关注现实社会问题,不同学派从不同立场出发,对社会秩序、社会关系、社会治理等进行阐述,如老子提倡“自然无为”,墨子宣扬“兼爱”,韩非子重视“法治”等,D项正确;儒家重视道德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批判商周政治制度,排除B项;法家主张社会改革,老子提倡“自然无为”,不主张社会变革,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玉琮在中国浙江良渚文化遗址、殷商帝王墓中及四川三星堆遗址等遗址中均有出现,虽有不同,但是形状相似,说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B项正确;玉文化遍及各地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受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区域文化交流并不频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文化之间的对比,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朝时期。根据材料“尽管他们也曾经反复批评明朝的弊政和皇权的腐败,但是当这个王朝真的被颠覆的时候,他们又不能接受这种现实”“明清之际殉节的士大夫人数为历朝之最”可知,士大夫们虽然对明朝政治很失望和绝望,但仍选择为明朝殉节,主要原因在于程朱理学崇尚气节、推崇道德与责任的影响根深蒂固,A项正确;“阳明心学带来巨大心理落差”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清军的残暴与激发士人义愤的关系,不符合主旨,排除C项;“八股取士造成士人思想僵化”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具有特别的文化优势”“就连道家、法家、墨家等学者,自幼也得读儒家之书,因为那是社会的基本教科书”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优势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B项正确;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在汉代,排除A项;儒家文化的优势来自对百家文化优势的融合与材料“因为那是社会的基本教科书”不符合,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儒家文化不断适合统治者需求的表述,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是汉朝,汉朝发明了纸,出现的新文体是赋,赋的特点是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故A项错误,C项正确;西汉时期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当时纸张尚未推广,主要的书写材料仍然是竹简等,排除B;汉朝乐府服务于宫廷,且当时市民阶层尚未形成,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联系所学汉代的科技和文艺成就分析解答。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黄宗羲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有弊端,能综合这两种制度有点的是方镇制度。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方镇权力较大。所以黄宗羲的话意在扩大地方权力和限制中央集权,B正确;黄宗羲主张推行方镇制度,而非郡国并行制,排除A项;黄宗羲针对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弊端,而不是君主专制的弊端,排除C项;黄宗羲要求克服的是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弊端,而不仅仅是克服郡县制的缺点,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内容:人口多少是衡量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民本思想;重视提高人口质量;强调社会等级,歧视体力劳动者和商人;追求社会和谐。
背景:礼乐传统的影响;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的需要;农耕经济的发展。
(2)特点:与时俱进(随着政治形势变化而不断发展),服务于救亡图存需要;通过法令保护华侨权利;移民政策具有开放性;受启蒙思想影响;关注人民幸福。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材料“称赞卫国人口富足”“足食、足兵”,得出人口多少是衡量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民本思想;据材料“孔子认为人民生活富足后就应该接受教育,要以德为先、全面发展,培养为国效力的合格人才”,得出重视提高人口质量;据材料“劳心者”和“劳力者”“工商众则国贫”,得出强调社会等级,歧视体力劳动者和商人;据材料“重视人的身心和谐”“人和”,得出追求社会和谐。
背景:从西周礼乐制的影响分析,得出礼乐传统的影响;从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分析,得出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的需要;从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分析,得出农耕经济的发展。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今日之中国,已大有人满之患矣”,“亡国灭种”,得出与时俱进,服务于救亡图存需要;据材料“饬外交部妥筹禁绝贩卖猪仔及保护华侨办法令”,得出通过法令保护华侨权利;据材料“在国内移民方面以国家的力量来主导……达到发展经济、舒缓人口和巩固边防的作用”,得出移民政策具有开放性;据材料“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得出受启蒙思想影响;据材料“为人民谋社会种种之幸福”,得出关注人民幸福。
18.基本内涵:
①自强不息的精神(或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②崇尚道德的精神(或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③民为邦本的精神(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④以和为贵的精神(或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⑤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或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详解】基本内涵:依据材料“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栽物”可以得出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依据“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以得出以和为贵的精神;依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可以得出民为邦本的精神;依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得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依据“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诸原则”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崇尚道德的精神。
19.(1)核心思想:仁;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2)变化: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代表人:程颐、程颢、朱熹。
影响:理学注重气节和品德;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重要意义。
(4)价值: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详解】(1)核心思想:根据材料“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可知是仁;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2)变化:根据材料“ 汉武帝即位后,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可知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意义:根据材料“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可知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材料“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可知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代表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程颐、程颢、朱熹。影响:根据材料“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可知理学注重气节和品德;根据材料“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可知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重要意义。
(4)价值:根据材料“真是一语道破了为什么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0.示例
①结论:官话的演进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
依据:各朝代、政权都将都城一带的方言确定为正统语言。
②结论:语言的演进与政局的变化密切相关。
依据:统一时期有统一的“官话”,语言融合步伐加快;分裂时期(如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语言不统一。
③结论:语言的地域分布与地区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依据:汉代南北发展差异较大,形成南北两派方言;魏晋以后南方发展加快,南方方言的地位提高。
④结论:人口流动、民族交融促进语言融合、传播。
依据:汉代官话随着疆域扩展向周边扩展;魏晋以来北方人口南迁,带动北方方言向南方扩展。并与南方方言交融。
⑤结论:语言的演进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依据:古代早期各地方言差异很大,随后逐渐融合,统一趋势明显。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题。时空是古代中国。
根据材料,从语言演进和分布与统治者意志、政局变化、社会发展状况的关系,以及促使语言形成、融合的因素等角度形成结论,并结合相关史实,列出简明扼要的依据即可。如官话的严谨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依据是各朝代、政权都将都城一带的方言确定为正统语言。语言的演进与政局的变化密切相关,依据是统一时期有统一的“官话”,语言融合步伐加快;分裂时期(如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语言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