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单元检测卷(A卷)(含答案解析)
2024-08-17 17:50:48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单元检测卷(A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土壤湿度反映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下图示意1979—2017年我国某地区不同深度年平均土壤湿度季节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为我国的(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南地区
2.与深层土壤湿度相比,该地区冬半年浅层土壤湿度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地貌 B.海陆分布位置 C.大气环流 D.土壤冻结作用
3.据图推断,近40年来该地区气候总体趋于( )
A.暖干 B.冷湿 C.暖湿 D.冷干
青藏高原从20世纪起经历了大规模的木本植物扩张,即森林、灌丛植被扩张至草地。木本植物的扩张对当地地表温度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图为木本植物扩张下的地表温度、蒸散发的变化图。
4.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木本植物扩张对白天地表温度产生净增暖作用
B.木本植物扩张对夜间地表温度表现为净冷却效应
C.木本植物扩张产生的降温作用超过了增温作用
D.木本植物扩张对湿润年的蒸散发影响最大
5.木本植物扩张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其原理表现为( )
①木本植物遮挡阳光,白天减少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
②木本植物蒸腾量大,云量增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增强
③木本植物的冠层可以吸收地表长波辐射,夜晚将一部分辐射归还给地面
④白天较高的蒸散发增加空气湿度,夜晚起到保温作用
⑤木本植物增加了蒸散发量,使昼夜温差增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6.研究表明,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木本植物的扩张提高了白天地表的温度,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增加了空气中水汽,大气的散射增强 B.太阳短波辐射增加,地表辐射增强
C.降低了地表反射,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太阳辐射增加,当地光照条件变好
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甲、乙、丙三地陆地自然带依次是( )
A.温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C.常绿阔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D.荒漠带、草原带、落叶林带
8.有关图中甲、乙、丙三地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的正确说法有( )
①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
②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差异
③三个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更替
④三个自然带由低纬向高纬更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图中甲→乙→丙三地植被景观出现有规律的更替,其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土壤温度日较差是反映土壤水热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水的热容量远大于土壤土体本身,土壤水分含量和状态成为影响土壤温度日较差的主要因子。下图为山西省芦芽山(38°45′N,112°E)南、北坡林线土壤(10cm深度)温度及土壤温度日较差的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芦芽山林线土壤温度日较差最小出现在土壤( )
A.完全冻结季 B.完全解冻季 C.冻融转换季 D.温度最低季
11.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的水热关系为( )
①土壤温度年较差南坡大于北坡
②夏季土壤含水量南坡大于北坡
③南、北坡均水热同季
④春季土壤含水量最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的水热差异所体现的地域分异为(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
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新疆沙雅县位于塔里木河沿岸,这里河床低浅,受汛期洪水满溢影响,分布有大面积的胡杨林。图左是“新疆绿洲分布图”,图右是“天山博格达峰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天山博格达峰北坡( )
A.垂直带谱比南坡多的原因是热量充足
B.基带是温带荒漠带,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C.雪线高度低于南坡,主要是因为纬度高于南坡
D.冰川、草原、森林、荒漠并存,地方性分异规律明显
14.与天山北麓相比,沙雅县所在绿洲面积较小,原因是( )
A.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热量充足 B.位于盆地地区海拔低、沙漠广布
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 D.古丝路沿线重镇、开发过度
研究人员对黄河三角洲湿地某一研究区域(如下图)进行了调查,发现该湿地植被分布呈现一定规律,且每年7月初该区域草生种群数量明显减少。碱蓬是能改良盐碱土的先锋植物,柽柳耐高温和严寒,能在含盐量1%的重盐碱地上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从A处向B处的植被演替顺序依次是( )
A.盐地裸地种群、碱蓬种群、柽柳种群、草生种群
B.盐地裸地种群、碱蓬种群、草生种群、柽柳种群
C.碱蓬种群、盐地裸地种群、柽柳种群、草生种群
D.碱蓬种群、盐地裸地种群、草生种群、柽柳种群
16.每年7月初该区域草生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
A.降水季节变率大 B.植物蒸腾作用强
C.汛期洪水淹没 D.农事活动繁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在阿塔卡马沙漠以东的山地雪线高度接近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雪线。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海岸山脉的山麓盆地地带,介于南纬18°~28°之间。终年高温干燥,这里年平均降水量少于0.1毫米,曾经在1845年至1936年的91年间滴雨未下,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干旱河谷广布,在其流出山口处发育洪积扇。在超强厄尔尼诺年份才会出现暴雨,这些干河床才会有水流,但这样的机会30~50年才会出现一两次。考古发现,阿塔卡马沙漠竟是鲸的陵地,有着凄美的西班牙语“CerroBallena”(鲸之陵)之称。下图是阿塔卡马沙漠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阿塔卡马沙漠以东的山地雪线是世界上最高的雪线,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4分)
(2)板块运动改变了区域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阿塔卡马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3)推测阿塔卡马地区洪积扇的整体发育规模和速度的特点。(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家住张家口市的贝贝同学在学习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后,与其他三名同学组成了地理探索小组,在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分别选取了一个山地,并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绘制了四个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下面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乙为该小组绘制的四个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1)说出图乙中A、D两山地所在的山脉名称并说明理由。(6分)
(2)推测图乙中B山地西坡缺少自然地带③的主要原因。(6分)
(3)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说明C山地南坡植被长势较北坡好的主要原因。(4分)
19.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偃松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或常绿灌木,树干基部多大分枝,并呈伏卧状伏于地面,其末端向上斜长,叶为针状。下图示意某季节记录的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垂直带谱。图中吉林省白城地区东坡山麓植被以草甸草(喜冷湿环境)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示植被的特征,判断当前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2)据材料分析,说明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偃松的生长环境。(6分)
(3)图中吉林省白城地区植被以草甸草为主,属于什么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该地区土壤湿度在春季和夏季最高,说明该地区春季和夏季地表水丰富,我国东北地区春季融水丰富,夏季降水丰富,与图示土壤湿度变化基本吻合,该地区应为东北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冬半年由于土壤冻结作用,东北地区土壤表层水难以下渗,从而使得浅层土壤湿度高,D正确;与地形地貌、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关系小,ABC错误,故选D。
3.答案:A
解析:降水减少,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湿度下降。气温上升,土壤蒸发量增大,土壤湿度下降。由图所知,1979—2017年不同深度土壤湿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该地区近40年来年平均气温上升,降水减少,气候呈暖干化趋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答案:C
解析:直接读图。
5.答案:A
解析:⑤中“昼夜温差增大”错误。
6.答案:C
解析:寒冷的北极地区下垫面多冰雪,反射率高。木本植被扩张后,地表反射率下降,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加。反之,可用排除法,太阳辐射不变,光照条件也没有变好。
7.答案:B
解析:图中甲→乙→丙三地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距海越来越远,水分越来越少,自然带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B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图中甲→乙→丙三地距海越来越远,水分越来越少,其自然带差异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经度地带性规律,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的差异,故选A项。
9.答案:A
解析:图中甲→乙→丙三地植被景观出现有规律的更替,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水分,所以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山西省+土壤温度,读图可知,土壤温度日较差曲线最低值,南坡出现在4月份,北坡出现在11月份,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4月份和11月份土壤正值冻融转换季,C正确,A、B错误;南坡土壤温度最低出现在1月份,北坡出现在2月份,D错误。
11.答案:A
解析:山西省+土壤水热关系,读图可知,南坡土壤温度最高值较北坡高,最低值较北坡低,南坡土壤温度年较差大于北坡,①正确;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而夏季南坡土壤温度日较差更小,表明南坡土壤含水量更大,②正确;南、北坡土壤温度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夏多冬少,冬季土壤含水量最小,夏季土壤含水量最大,土壤水热情况表现为南、北坡均水热同季,③正确、④错误。选A。
12.答案:D
解析:地域分异规律,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的水热差异所体现的地域分异,分析如下:
13.答案:B
解析:根据图2信息以及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中,基带为温带荒漠带,主要是天山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故该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天山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比北坡更好,A错误;读图可知,南北坡纬度差异不大,北坡雪线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的影响,降水多,雪线低,C错误;该地冰川、草原、森林、荒漠并存,这主要体现了山地垂直地带分异规律,而不是地方性分异规律,D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天山北坡为盛行西风迎风坡,而沙雅县地处塔里木盆地北侧边缘,天山南侧,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C正确;北侧山地对冷空气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但这与该地绿洲面积较小关系不大,绿洲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源的程度,A错;天山北侧也属于盆地地区(准噶尔盆地),沙漠分布也较多,B错误;绿洲面积大小主要与自然条件有关,不是开发过度造成绿洲面积较小,D错误。故选C。
15.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碱蓬是能改良盐碱土的先锋植物,故其耐盐碱性比柽柳、草生种群高,柽柳也能耐盐碱,比一般草生植物对盐碱地的适应性强。从海岸向河岸土地盐碱化程度降低,土壤肥力趋好(提示: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因此植被演替顺序依次是盐地裸地种群、碱蓬种群、柽柳种群、草生种群,A正确。
16.答案:C
解析:该区域位于黄河三角洲,每年7月初会进入雨季,导致河流下游水位抬升,两岸草生种群被迅速淹没,数量减少,C正确;降水季节变率大会对不同季节该区域的草生种群数量造成影响,一般雨季生长旺盛,种群多,而此处雨季时草生种群数量反而减少,故降水季节变率与该地?月初草生种群减少无关,A错误;7月植物蒸腾作用强,正值植被生长季,且降水充足,植被应旺盛生长,种群数量增加,B错误;图示区域黄河三角洲湿地盐碱化明显,未大量开垦耕地,农事活动对该区域草生种群数量影响较小,D错误。
17.答案:(1)阿塔卡马沙漠纬度低,温度高;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干旱少雨,因此导致雪线偏高。
(2)板块运动,导致阿塔卡马地区地壳抬升,形成陆地,海洋沉积作用转变成陆地外力作用;板块运动,导致地表隆起形成山脉;山脉阻挡东部湿润气流进入,导致气候干旱;干旱的气候,发育的河流短且稀少,成为时令河,形成内流湖和内流区;干旱的气候,植被稀少,风化作用强烈,多碎屑物质。
(3)因为降水稀少,流水搬运能力弱,洪积扇发育规模小;气候干旱,多年才会出现 一次洪流,洪积扇发育速度缓慢。
解析:(1)线高;坡度陡,雪线高。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位于20°S~30°S之间,纬度较低,温度高,雪线海拔较高;该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域,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凝结,降水较少,不利于降雪的形成,所以雪线高。
(2)根据题干“考古发现,阿塔卡马沙漠竟是鲸的陵地,阿塔卡马地区曾是海洋”可知,该地位于库美洲西海岸,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阿塔卡马地区地壳抬升,形成陆地,原来海洋的沉积物转变成陆地;该地位于东南信风带由于板块运动导致地表隆起形成山脉,山脉阻挡东部信风湿润气流进入,导致气候干旱,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干旱的气候降水稀少,发育的河流短且稀少,成为时令河,形成内流湖和内流区,干旱河谷广布;干旱的气候,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风化作用强烈,多碎煤物质。
(3)洪积扇指暂时性或季节性河流出山口后变为多河床径流形成的一种扇状堆积地形。主要发育在干旱或半干旱山区,往往是由多次洪积过程形成。由于洪水大小不同,洪积作用规模也有差别。由(2)题分析可知,该地降水稀少,流水搬运能力弱,洪积扇发育规模小;气候干旱,在超强厄尔尼诺年份才会出现暴雨,这些干河床才会有水流,多年才会出现一次洪流,洪积扇发育速度缓慢。
18.答案:(1)A山地位于太行山脉,D山地位于阴山山脉。A、B两山地为南北走向,应位于贺兰山脉或太行山脉,B山地西侧有荒漠分布,故B山地位于贺兰山脉,A山地位于太行山脉;C、D两山地为东西走向,应位于秦岭山脉或阴山山脉,C山地南坡山麓为常绿阔叶林带,D山地山麓为荒漠草原带,故C山地位于秦岭山脉,D山地位于阴山山脉。
(2)B山地西坡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水分条件较差;西坡为冬季风迎风坡,且为阴坡,热量条件较差,针叶林因水热条件较差而无法生长。
(3)与北坡相比,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北坡丰富;C山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比北坡好。
解析:第(1)问,秦岭山脉和阴山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山地分为南坡和北坡;太行山脉和贺兰山脉近乎南北走向,山地分为东坡和西坡。故A、B山地应位于太行山脉或贺兰山脉,C、D山地应位于秦岭山脉或阴山山脉。由B山地西侧为荒漠可判断该山地位于贺兰山脉,则A山地位于太行山脉。由C山地南麓为常绿阔叶林带,D山地山麓为荒漠草原带,可判断C山地位于秦岭山脉,D山地位于阴山山脉。第(2)问,由以上分析可知,B山地位于贺兰山脉。贺兰山脉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处,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冬季为西北风的背风坡,温度比西坡高,因此东坡的水热条件较好,有针叶林带的分布。贺兰山脉西坡为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冬季是来自西北的冷空气的迎风坡,温度低,因此西坡水热条件差,不利于针叶林的生长。第(3)问,水热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由第(1)问分析可知,C山地位于秦岭山脉。秦岭大致呈东西走向,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北坡丰富;秦岭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南坡为阳坡,光照条件好,热量条件比北坡好。
19.答案:(1)冬季;理由:图中羊草、针茅草、草甸草等都已经枯黄,且主要乔木——落叶松、落叶林的树干都已经是光秃秃的枝干,说明该季节乔木类树上已经没有树叶,草本植物已经黄落,此时最可能是冬季。
(2)偃松是大兴安岭中部地区海拔1500以上的代表树种,由于1500米以上地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风速较大,偃松树干只能伏卧地面匍匐生长,以适应气温低,风速大的生长环境。
(3)地方性分异现象(或非地带性现象);
原因:白城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及温带草原),因地势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湿度相对较大,再加上纬度较高,年均气温较低,适宜草甸草的生长。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羊草、针茅草、草甸草等都已经枯黄,且主要乔木—落叶松、阔叶林的树干都已经是光秃秃的枝干,说明该季节乔木类树上已经没有树叶,草本植物已经黄落,由此可知此时最可能是冬季。
(2)据图可知,偃松的生长海拔在1500米以上;根据偃松呈伏卧状伏于地面,其末端向上斜长的特征,可以判断偃松的生长环境中多大风天气;根据其叶为针状的特征,可以判断偃松的生长环境温度较低。
(3)白城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总量较少,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及温带草原。但是因地势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湿度相对较大,不利于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的生长;再加上纬度较高,年均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少,适宜草甸草的生长。
因此草甸草取代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成为主要植被类型,故判断为地方性分异现象(非地带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