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07-06 18:14:27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临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这样,在长期连续的变异过程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并成为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较大的特征差异。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每一纲中凡是属于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它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其结果必然是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同时性状分异也就更大。由于地球上的生存空间有限,不可能允许所有的种群都扩大规模,其结果就是优势类型在竞争中打败了较不占优势的类型。这使大类群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性状分异更趋明显,并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物种的绝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仅有极少数大纲在竞争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优势,而其中所有的生物类型都可以排列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次一级生物群。用特创论的观点完全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自然系统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划归大小不等的类群这一重大事实。
由于自然选择仅通过对微小、连续且有益变异的逐步积累而产生作用,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而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所以,已为新知识所不断证实的“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可以用几乎无穷多样的方式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种特性一经获得,便可永久遗传下去,通过不同方式变异了的构造必须适应一个同样的目的。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但是假如说每一物种却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话,那就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如何构成了自然界的一条法则。
许多其他的事实,据我看也可用这一理论予以解释。下述现象似乎十分奇怪: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高地上的鹅很少或根本不游泳,但却具有蹼状脚;一种像鸫的鸟却能潜水并取食水生昆虫;一种海燕具有适合海雀生活的习性和构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每一个物种总是力求扩大其个体数目,而且自然选择总是要求缓慢变异的后代去努力适应那些自然界中未被占据或尚未占尽的地盘。根据这种观点,那么上述的那些事实,不仅是不足为怪的,甚至是意料之中的。
(节选自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舒德干等译)
材料二:
以现代的进化思维来看,始祖鸟是一种过渡型动物,其化石是长羽毛的恐龙向鸟类转变的过渡型。但在始祖鸟生活的年代,它并不是什么过渡型或者半成品,它是一种对环境适应得很好的生物。对人类设计者来说,相对于我们对鸟类模样的预期,始祖鸟看上去像一种不完善的鸟,因为我们对鸟类的期望是由今天的鸟类决定的。在始祖鸟自己的年代,它是其生态系统里一个非常完善的竞争者。
近年来一系列的科学发现展现了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的过渡,填补了进化故事中的空白,长着羽毛的恐龙就是这类发现之一。转换的精确瞬间几乎不可能找到,但在很多情况下,找到更加广泛的中间类型是有可能的——只要坚持不懈,再加一点巧妙策略。
很多年里,进化科学家因为找不到鱼和陆生动物(例如蜥蜴、鳄鱼和短吻鳄)之间的过渡型而感到沮丧,一直到他们开始思考:这样一种动物应当住在沼泽或湿地里,并且它应当生活在3.75亿年前。当人们发现了一片化石沼泽时,他们去看了,这片化石沼泽由地质板块运动带到北方,到达如今的加拿大东部。尼尔·苏宾就是这样发现了奇妙的提塔利克鱼的,它有着介于鳍和腿之间的过渡特征。在我们的讨论背景下,可以说提塔利克鱼有着半成品的腿,但从这种生物自身的角度来说,根本没有半成品这回事。它所拥有的是某种能够让它爬上陆地、逃避捕食者,也许还能更好地观察潜在猎物的东西。
这个发现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作为科学家以及运用科学方法的普通人,我们要的是预测,想要建立让我们对未来作出预测的理论,这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祖先中间的那些不操心预测未来的人,毫无疑问很快就在竞争中败给那些能预测季节变化、猎物群迁徙、食用植物生长的人。科学家预测能发现提塔利克鱼这样的动物,然后他们真的发现了。
无论是半成品翅膀,还是半成品的足,它们都适应得很好,足以应付其后代在今天飞翔、行走和游泳的需求。每种特征在自己的年代里都必须运作得足够好。它们都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足够好。
(摘编自比尔·奈尔《无可否认:进化是什么》,王艳红译)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阐述了“变异”会使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的特征
差异增大,新的变种必将取代旧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
B.第二段“总之,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句话概述了自然选
择“遗传与变异”的法则:遗传具有稳定性,变异具有缓慢性。
C.第三段运用了归纳推理方法来说明遗传的稳定性让一些生物保留着原有的身体构
造或生活习性,而缓慢的变异让它们逐渐有了新的习性或技能。
D.材料一用大量科学考察得来的事实阐述自然选择变异的一般原理,全文逻辑严密,
理论性强,表现了自然科学论著的典型特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所有物种所获得的变异均能得到稳定遗传,这使它们在生存竞争中
更占优势。
B.材料一提到,在物种后代变异过程中,因为种群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性状分异
也就越大。
C.材料二认为,始祖鸟是一种过渡型动物,它拥有“半成品翅膀”,是一种不完善的
鸟类。
D.材料二强调,提塔利克鱼化石的发现,证实了鱼与陆生动物之间的过渡型物种确
实存在。
3.下列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短脖子的长颈鹿由于缺少食物被淘汰,而长脖子的长颈鹿能获得较丰富的食物,
逐渐进化为现在的长颈鹿。
B.生长于金沙江河谷的极小种群物种云南梧桐,为破解干热河谷绿化问题提供了有
用之方,有效参与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循环。
C.有些蝴蝶的翅膀颜色和图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以适应不同季节和环境
下的捕食和繁殖需求。
D.在德塞塔群岛有一种无翅甲虫,因翅膀发育得不完全很少飞翔,而不会被海风吹
到海里淹死,所以得到最好的生存机会。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
5.材料二是科普文章,请结合全文简析其“科学性”和“普及性”。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社 花
郭澄清
春节期间,我到辛集村走了一趟,去看望我的老房东盖大伯。
进村时,正是傍晚。按常规,每到傍晚,是农村最热闹的时刻。尤其正值春节,按说更应如此。可是,奇怪得很——今儿个,大街小巷,静悄悄的,连个人影儿也没有!
我怀着惊奇的心情,穿大街,越小巷,跨过独木桥,绕过养鱼塘,来到盖大伯的门口,一望,门锁着!我正发楞,传来了隐隐约约的鼓子声。于是,我顺声而去,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一个广场上。这里,正在说书。
我是个“鼓书迷”。这时忘了一切,在后边找了个板凳头坐下,听起大鼓书来。我一边听,一边打量这位说书人。
说书人是个小姑娘。看来,她至多也不过十三岁。这孩子,长得挺俊——高个子,细身条,一身学生打扮;她那一对大眼晴,水汪汪,火爆爆,再配上那红红的脸蛋儿,和头上那两条撅撅着的小辫儿,更显得精神了。这个小姑娘,虽然岁数小,说书的技艺可够高。只见她,站在一个小土墩上,居高临下,姿态优美,口齿流利,字正腔圆。而且,她还不时地在土墩上蹦上蹦下,击鼓子,溜扇子,走步子,拉架子,绘声绘色,边说边比划,简直就是一个熟练的说书人!
这时,书场上,听众很多。一排排,一堆堆,高高低低,密密层层。这些人里,有白须满胸的老大爷,也有梳着小髽髻的老大娘;有剪着短发的小媳妇,也有梳着双辫儿的大姑娘I有膀大腰圆的小伙子,也有穿着开裆裤的小孩子……
所有这些男女老少,都歪着头,仰着脸,竖着耳朵,静静地听着。还有的人,努力地向前伸着脖子,仿佛能争取近一点也是好的。整个书场,静得掉根针也能听见。直到那娃娃说到一个段落,她端起茶杯去喝水了,人们这才同时喘了一口长气。我抓紧这个机会捅了身边的那位听众一把,悄声问道:
“哎,这个说书娃叫啥 ”
“叫社花。”
“社花?就是盖大伯家那个社花 ”
这时,说书娃又开腔了,那人“嗯”了一声,又去听书了。
“社花?难道真是盖大伯家那个社花 ”
说来也是怪,方才我看这说书娃,怎么看怎么陌生I现在再看这说书娃,又觉得怎么看怎么眼熟了。这时,我内心感叹地说:“真是‘人不成年七十二变’,这不相隔才两三年,我竟认不得她了!”
我第一次认识社花,是在三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时,我走进辛集时,正是晌午头。社员们都歇晌了,村里静悄悄的。支部书记领着我,走进了盖大伯家。盖大伯老两口子都很热情,一面给我找扇子,一面给我拾掇床铺。于是,我就在这里住下来了。
盖大伯家人口不多——除了他们老两口子以外,还有一个小孙女,就是社花。社花当时十来岁,是刚办农业社的那年生人,因此才起了这个名字。社花的父亲,原来是个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社花的母亲,是个党员,是村里领头办社的积极分子,在办社的第二年,被富农刘五暗害了。如今,盖大伯老两口子,年迈苍苍,眼前就只有社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当然非常疼爱她。
盖大伯是个精明人,既有心计,又有口才。可是,他这套本事,在前半世,一直没用到当劲处,扛长活打短工,要饭讨食,年年辛辛苦苦,天天为嘴盘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上过前线,立过功劳。土改、合作化时,他是支部书记,是村里斗地主、办社的领头人。如今,他已经老了,党和群众卸去了他的重担,让安安静静地养几年老。
其实,队上的活儿,盖大伯并没少动手;队上的事儿,他也没少操心。尤其重要的是:我在他家住了几天,发觉他把不少的精力,用在培养年轻人这件事上。
1966年2月(有删减)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大伯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于社会抱着观望的态度。
B.“真是‘人不成年七十二变’”与“社花?就是盖大伯家那个社花 ”两句话看似矛盾,但都意在强调盖大爷一家的普通,人们在休息时才会注意到它。
C.听众听到社花才想起生活在和平时期,看到说书人,仍心安理得地坐在凳子上旁观,可见大家是生活麻木毫不觉悟的人。
D.文章对说书人社花的描写,借此夸赞了社花的机灵淳朴,进而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下的轰轰烈烈的场面。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善于采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如高个子,细身条;一对大眼晴,水汪汪,火爆爆。
B.小说把社花放在淳朴的乡村社会背景中去写,一场貌似与他无关的对话,把他由一个场外人变为了当事人,情节看似荒诞实则合理。
C.盖大伯越是被强调,就越是显出乡亲们的善良淳朴,这从侧面印证了文章主题。
D.文中没有用大量笔墨正面描写盖大伯一家,而是通过描写一位说书人社花,增加了文章的故事性。
8.小说为什么要反复强调“社花?就是盖大伯家那个社花 ”?请简要分析。
9.文中画线句数次提到“盖大伯”,其作用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治国有二机,刑德是也。王者尚其德而希其刑,霸者刑德并凑,强国先其刑而后德。夫刑德者,化之所由兴也。德者,养善而进阙者也;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故德化之崇者至于赏,刑罚之甚者至于诛。夫诛赏者,所以别贤不肖,而列有功与无功也,故诛赏不可以缪。诛赏缪则善恶乱矣。夫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善不劝,恶不惧,而能以行化乎天下者,未尝闻也。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 ”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 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子贡曰:“何其畏也 ”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若何而毋畏 ”鲁有父子讼者,康子曰:“杀之。”孔子曰:“未可杀也。夫民不知子父讼之不善者久矣是则上过也上有道是人亡矣。”康子曰:“夫治民以孝为本,今杀一人以戮不孝,不亦可乎 ”孔子曰:“不教而诛之,是虐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诛也;狱讼不治,不可刑也;上陈之教,而先服之,则百姓从风矣;躬行不从,而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武王问于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何也 ”太公曰:“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故令出而乱,乱则更为法,是以其法令数更也。”
(节选自《说苑·政理》)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夫民不知A子父B讼之C不善者D久矣E是F则上过也G上有道H是人亡矣。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阙,文中指不足,与《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的“阙”用法不同。
令尹,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最高官衔,总揽军政大权,一般主要由楚国贵族来担任。
实,文中指充实,与《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实”词义不同。
D.“懔懔焉”与《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焉”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理国政有刑罚和德教两个关键。行霸道的人刑罚与德教并用,而行王道的人重德教不用刑罚。
B.公叔文子担任楚国令尹,没有百姓敢入朝。公叔子指出原因是执政严酷,并规劝公叔文子改正。
C.公叔子认为,治国者应善于听取点滴意见。英明的君主,只有接受意见而不实行的,未曾有不接受意见的。
D.鲁国有父子提起诉讼的,康子为了羞辱警示那些不孝之人,决定杀之。此举遭到了孔子的反对。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诛赏者,所以别贤不肖,而列有功与无功也,故诛赏不可以缪。
(2)为国而数更法令者,不法法,以其所善为法者也。
上述材料中,孔子关于“治民”的主张有哪些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①(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②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③功名薄,刘向传经④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②信宿:再宿。这里有一天又一天的意思。③抗疏: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进谏。④传经:汉宣帝令刘向讲论五经于石渠,汉成帝即位后又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山村的家家户户洒满了秋晨的霞光,青绿色的山拥簇着江楼——这是多么静谧安详。
B.颔联紧承首联继续写景,描绘逍遥的渔人泛舟水上、似曾相识的燕子空中翻飞的动态美景。
C.颈联运用典故,诗人借用历史上匡衡和刘向之事,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D.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怀,将眼前之景和心中所思所感结合一起。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采用不同的治国态度,将导致两种相反的结果。
(2)八百里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杜甫的《登岳阳楼》以“ ”赞叹洞庭湖举重若轻的动态美及气势与景象的壮阔;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中“ ”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刻画了月下洞庭的广阔与清澈明净。
(3)《红楼梦》中权贵人家“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富贵豪奢气派,让人不禁联想起《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的穷奢极侈、对民力的极度浪费的“ , ”两句。
三、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小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流溢着浓厚的感情,这既是大堰河对她乳儿的纯洁、无私的爱,又是诗人为大堰河唱响的大爱之歌。然而诗人并未以他的一已之爱为满足,《大堰河——我的保姆》不仅仅是献给大堰河的,同时也是献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同时也是这首诗的社会价值之所在。
作为大堰河“乳儿”的诗人,把对养育他长大的乳母的那种 ① _的爱,贯穿于字里行间。大堰河一生辛苦劳作,没有享受到人间的 ② ,把自己全部的爱都投注在乳儿的身上,她对乳儿 ③ 的照顾让诗人终身难忘。然而无情的现实粉碎了她对乳儿的“美梦”,死后落得个惨淡萧条的结局。诗人在凸显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性格与她的悲惨命运的同时,文章主题表达出对不合理世界的诅咒及对大堰河的赞美之情。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句子表达准确流畅。(6分)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的博大胸怀,既表明了诗歌深化的主题
B.这种深化的主题,使诗人的胸怀更显博大
C.诗人的博大胸怀,使诗歌的主题得以深化
D.这种深化的主题,既表明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中国芯”令人瞩目的成就背后,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嵌入式研发团队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引领者。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明星团队是“中国芯”崛起的主力军之一。
飞腾腾锐D2000正式立项时,主要目标是采用全新工艺从4核心提升到8核心,这对研发团队来说是全新的挑战。340天,他们夜以继日,累计50余次关键技术试验,300多项任务分解,500多个评审问题被攻克,6000多次的代码提交……顺利完成了D2000投产前的“任务清单”。该型号芯片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如今,芯片的出货量已突破200万片,创下国产桌面CPU销量新高。
随着新一代芯片飞腾腾珑E2000设计完成,又有一批新鲜血液注入团队之中,团队自主创新的奋发精神深深感召着他们。新人田怀旭说:“团队中的前辈是我们最崇拜的人,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成长非常快。”从“缺芯少魂”到与国际并肩,自主创新的拼搏精神在飞腾青年人身上薪火相传。
21.本则新闻的第二段使用了一些列数字,请结合具体数字分析其表达效果。
22.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能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标题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为本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尚书》认为“知易行难”,孙中山认为“知难行易”,王阳明认为“知行合一”。
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知”与“行”的关系?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原文“新的改良变种才能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选项中“新的变种”未必都是“改良的”,故A项表述错误。
2.D。A.“物种所获得的变异均能得到稳定遗传”中“均能得到稳定遗传”错误。B.“因为种群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性状分异也就越大”错误,原文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因果关系。C.“是一种不完善的鸟类”错误,原文“始祖鸟看上去像一种不完善的鸟……在始祖鸟自己的年代,它是其生态系统里一个非常完善的竞争者。”可见始祖鸟只是“看起来像”不完善,但在它自己的年代是非常完善的竞争者。故选D。
3.B 。材料一主要从物种变异事实和现象来阐述物种变异与自然选择的内在关系。B“极小种群物种云南梧桐”的例子,主要是说明保护极小种群物种,意义重大。强调不少极小种群物种用途广泛、作用非凡,每一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CD体现的是自然选择对物种变异的影响。故选B。
4.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
①道理论证。第一段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分析问题、说明道理,逐步展开,推论严谨,证明了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
②因果论证。因果论证主要体现在文中运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如第二段“由于自然选择……因而它不会导致巨大的突变……。所以……这一格言也是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
③举例论证(事实论证)。第三段列举了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高地上的鹅、一种像鸫的鸟、海燕等例子,来证明每一个物种为了扩大其个体数目,通过自然选择,缓慢变异的后代去努力适应那些自然界中未被占据或尚未占尽的地盘。
5.(1)科学性:①内容具有科学性,通过分析“过渡型动物”的重要性,科普生物学中变异进化的专业科学知识。②语言严密,列出关键数字,如“它应当生活在3.75亿年前”,数据准确无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③逻辑严密,比如“以现代的进化思维来看,始祖鸟是一种过渡型动物”,“但在始祖鸟生活的年代,它并不是什么过渡型或者半成品,它是一种对环境适应得很好的生物”等。
(2)普及性:①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深入浅出地普及科学知识,如生动地讲述了寻找提塔利克鱼化石的过程,饶有趣味。②叙述生活化,用词生活化,如以“半成品”形容“过渡型物种”,浅显易懂。
6.【答案】D
7.【答案】D
8. 社花的智慧:①她擅长说书;②她淳朴善良,有独到的审美情趣。
9.①通过对人物之间关系的描述来表现人性美特有的坦荡真诚、善良淳朴。②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性美。③用风俗美和自然美衬托人性美。小说开头对村庄周围的景物描写
10.EGH
11.D【解析】“懔懔焉”中的“焉”是助词,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风雨兴焉”“蛟龙生焉”中的“焉”均是兼词,相当于“于此”。
12.A【解析】行王道的人重德教而少用刑罚。
13.(1)诛杀和奖赏,是用来区别贤与不贤,并分列有功与无功的,所以诛杀与奖赏不能错乱。(2)治理国家却多次更改法令,是因为治理国家的人不遵守法令,把他所喜欢的当作法令。
参考译文:治理国政有两个关键,就是刑罚与德教。行王道的人重德教而少用刑罚,行霸道的人刑罚与德教并用,强暴之国是先用刑罚而后用德教。刑罚与德教,教化所以由此产生。所谓德教,就是培养善良品性并补益不足之处;所谓刑罚,就是惩罚罪恶并禁止后来者仿效。所以受仁德教化成就高的应得到奖赏,犯罪受惩严重的应被诛杀。诛杀和奖赏,是用来区别贤与不贤,并分列有功与无功的,所以诛杀与奖赏不能错乱。诛杀与奖赏错乱了,善与恶也就错乱了。如果有功而不奖赏,那善良的人就得不到鼓励;有罪过而不诛杀,那罪恶的人就不会惧怕。善良的人得不到鼓励,罪恶的人不畏惧,却能用德行来感化天下的事,未曾听说过。公叔文子做楚国令尹三年,没有百姓敢入朝。公叔子谒见他说:“太严酷了。”公叔文子说:“朝廷的威严,难道说会妨害国家的治理吗 ”公叔子说:“执政严酷就会使下面的臣民哑口不言,下面的人哑口不言,那上面的执政者就如同聋子,聋哑不能互通消息,又何来国家的治理 大概听说过这样的话:顺着针线就可以织成帷幕,汇积升斗粮食可以充实仓库,合并小水流可以汇成江海。英明的君主,只有接受意见而不实行的,未曾有不接受意见的。”子贡向孔子询问治理民众的事,孔子说:“要像面临危险一样害怕,如同用腐朽的缰绳驾驭奔马一样。”子贡问:“为什么要那样害怕呢 ”孔子说:“那四通八达的国都到处都是人,按正确的道路来引导他们,他们就会喜欢我;不按正确的道路来引导他们,他们就会与我为仇。像这样怎能不害怕呢 ”鲁国有父子提起诉讼的,季康子说:“杀掉他。”孔子说:“不能杀死他。百姓不懂得父子相讼不好已经很久了,这是在上执政者的过错。执政者遵循正道,这样的人就没有了。”康子说:“治理百姓以孝道为根本,如果杀一人来羞辱那些不孝的人,不也可以吗 ”孔子说:“不教导就杀人,这是滥杀无辜。三军大败,不能行诛杀;刑狱没有整顿好,不能用刑罚;执政者宣示的教化,应该自己首先实行它,那么百姓就会像顺风而倒一样地服从;自己亲身实行了还有人不服从,随后以刑罚惩治他,这样人们就知道罪过了。” 周武王向姜太公问道:“治理国家多次变更法令,是为什么 ”太公说:“治理国家却多次更改法令,是因为治理国家的人不遵守法令,把他所喜欢的当作法令,所以法令一颁布就产生动乱,一动乱就另外制定法令,因此他的法令多次更改。”
15.B 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一天又一天在船上住宿的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 流,流露出漂泊之苦,并非逍遥;清秋燕子上下翻飞,燕之辞归,好象故意奚落诗人的不能 归,所以说它故意飞来绕去,并非似曾相识;这两句诗人所见之景也并非美景。故选 B
16. ①首联“日日”江楼独坐体现出厌倦乏味,烦躁不安;②颔联,一天又一天在船上住宿的 渔人,仍泛着小舟在江中漂流,暗指诗人长期流落在外的漂泊之苦;清秋燕子上下翻飞,燕 之辞归,好象故意奚落诗人的不能归,一个“故”字,表现出诗人思乡之苦;③颈联借用两个 典故:学匡衡那样上疏直谏结果功名不就,像刘向那样授经传经也事与愿违,表达诗人多年 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悒郁不平之情;④尾联“同学少年”穿轻裘,乘肥马,过着富贵生活;而 我这样的忠君爱国之士反而飘零草野、冷落潦倒,借此表达诗人的痛心、鄙视之情,更以得 意者反衬诗人的功业无成。
17.(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乾坤日夜浮 玉鉴琼田三万顷
(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18.①刻骨铭心 ②天伦之乐 ③无微不至
【解析】第一处,语境强调诗人对养育自己长大的乳母的一种深沉的感念,故可填“刻骨铭心”。刻骨铭心: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第二处,语境强调保姆大堰河一生辛苦劳作,没有享受到家庭亲人团聚的快乐,故可填“天伦之乐”。天伦之乐:家庭亲人团聚的快乐。第三处,语境强调保姆大堰河对乳儿细心的照顾,故可填“无微不至”。无微不至:没有一个细微的地方没有考虑到,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诗人在凸显大堰河的勤劳、善良的品质与她的悲惨命运的同时,表达出对大堰河的赞美及对不合理世界的诅咒之情。
【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三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应将“性格”改为“品质”;二是偷换主语,应删去“文章主题”;三是语序不当,应先说“对大堰河的赞美之情”,再说“对不合理世界的诅咒”。
D 【解析】补写句子要顾及前后内容的互相照应,“既……”和后一句中的“同时……”相照应。A、C两项中的主语“博大胸怀”和后一句的宾语中心语“社会价值”不搭配;B、C两项中采用“使……”的表述,与后一句衔接不恰当。
①增强新闻精准性,如340天,天数精准,突出了研发用时之短,崛起之迅速;②增强新闻可信度,如50余次,300多项等,数字具体,简洁明了,表现出研发过程的不易;③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如200万片,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成就之大;④增强新鲜感,如4核心、8核心,非常专业地概括工艺的跨度,言简意赅,避免了科技类新闻的枯燥乏味。
22.示例一:青年团队勇克难关,中国芯片比肩国际 示例二:青年团队勇创新,中国芯片领潮流
23.按高考标准评分。
立意参考: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中行,在行中知;行就是知,知就是行;以行致知,以知导行 ;知行合一,方能致远;知行合一,方得大成;知行相辅,方是正道;由行致知,知而能行;知之深,则行愈达;知乃行之始,知之深,则行之必至;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行为知之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为行指明方向,行让知闪烁光芒;让“知”与“行”成为我们的两翼;由知指导如何行,于行中反思总结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