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呼伦贝尔银色的春天艾平①这就是...
2024-02-12 07:53:05 学考宝 作者:佚名
题目
呼伦贝尔银色的春天
艾 平
①这就是呼伦贝尔。大雪无痕,周天寒彻,然而每一种生命都勇敢地活着,顽强地延续着,物竞天择,永不放弃,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春天。
②朋友从晴光转绿蘋的南方来。降落在呼伦贝尔大地,他不由一脸惊讶——哎哟,这不是回到了冬天吗?“雨足郊原草木柔”在哪里?“马踏春泥半是花”在哪里?的确,这里看不到绿色,积雪一如冬季,覆盖在无垠的草原上,旧年的牧草从雪里钻出来,随风摇曳,马群的后面,冰碴和霜花飞扬而起……我告诉他,呼伦贝尔的春天,在银装素裹中。
③春天的信息如期而至。
④我指给朋友看,在南面的石缝中,溢出一缕缕苔藓样的污渍,那是鹰的粪便。鹰在这里坐窝孵卵,是因为这里险峻又有阳光。岩石的南北两面的温差很大,一块面包,在南可以晒焦,在北可以雪藏到夏天。朋友背靠岩石,果然感到一片温热,瞬间将身上的寒凉驱走。我拨开脚下的草丛,让朋友看——一抹嫩嫩的绿,已经在泥土里洇出。
⑤谁说季节还在沉睡?西来的风撒下一把冰冷的钢针,为河道除了积雪,掀开了盖头,让春天由此崭露美颜。看那河床吧——长长的蓝冰在雪原上闪耀光泽,犹如蓝宝石的无数切面,反弹着太阳的光芒,仿佛一条雪原上的项链,熠熠楚楚,美不胜收。下山走去,我们远远就闻到了河水的气味,是灌木浸泡在水中的清香,是干草在冰雪中酥软的冷香。蓝冰的边缘已经融化,河畔弥漫着温情的潮湿。我们拥抱蓝冰,听到河底微微的水声。
⑥我要在这里找一朵花儿给朋友看。那花是从雪窠里长出来的生命,是寒冷中色彩的童话,是一个渺小的奇迹。果然,在柳树下的残雪中,我找到了她。这小花名叫细裂白头翁,已然含苞待放!她是那么矮小,几乎是贴在地皮上长着,她是那么低调,浑身是毛茸茸的灰,只有花蕾上一抹幽幽的蓝。朋友啊,你可知道,这小小的蓝花,是草原花海的第一声呐喊,也是春天里最富营养的牧草。
⑦行至鄂温克族自治旗的林缘草原,我们骑上骏马,去看牧民斯仁道尔吉家的春牧场。
⑧在高寒的呼伦贝尔,三月到五月初,虽然天气已经转暖,但是常常会有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的寒流,不时出现暴风雪。尽管家家都有了过冬的棚圈,有经验的牧人还会借助日照的温暖来接羔保育。斯仁道尔吉和娜莎正在接羔,他们跟前有一只母羊正侧卧在干草上,身子不停抽搐,已经分娩出两只羊腿,却老是不见羊羔的脑袋出来。夫妻俩的脸被冷风吹得黢黑,手上布满皴裂的口子。周围待产的母羊、趔趄着要站起来的小羊羔、正在用舌头舔初生羊羔毛皮的羊妈妈,异口同声地咩咩叫着;两头小牛犊在羊群里乱窜,引起羊群一阵阵骚动;不远处的几匹马,也像凑热闹似的打着鼻响儿,有一匹母马面临分娩,每当小马驹在它的肚子里蹬腿,它便不安地四面徘徊。这对年轻的夫妻忙得不可开交。
⑨不远处,两只棕黄色的狗也发出了叫声,那是一种浑浊而尖锐的叫声,叫人感到异样。天哪,看到那边两个蓬松的大尾巴,我们才意识到它们竟然是两只沙狐狸,野生的!它们一直在羊群的外面转悠,既不靠近,也不远离,当忙碌的娜莎从它们身边走过,它们似乎并不害怕。
⑩这时,两只狐狸突然用后腿站起身来,围着娜莎转圈儿,让人非常奇怪。斯仁道尔吉抬头示意,原来空中来了一只巨大的草原雕,它飞得很低,在地上已经能看清它尖利的鹰嘴和铁钩般的鹰爪,真叫吓人!我想起一张照片——草原雕叼着一只狐狸飞在天上,张开嘴欲将狐狸扔下来摔死,那是草原生物链上一个无情的镜头。现在,谁是草原雕的猎物,是羊还是狐狸?却见草原雕盘旋了一圈,渐渐飞远了。娜莎说,它看到有人,也害怕。这时两只狐狸早已没了影儿,原来是钻进了自己的洞穴。
⑪朋友好奇,让娜莎带我们去看狐狸的洞穴。真没想到,狐狸的洞穴,就在一条自然路的两侧,洞口露天,有一堆冻土围着。由于牧民不伤害它们,它们便越发不怕人,还学会利用人来保护自己。不知道在它们深达三米的洞穴里,藏着什么秘密。
⑫斯仁道尔吉指着雪地上的一串动物脚印说:“它是不会让人看到的。”原来,除了狐狸,不远处还有狼。可能是洞穴中的母狼生了小狼崽,所以公狼常常出现在羊群附近,但是它没有袭击羊羔,也没有袭击小马驹,只是踅摸那些流产夭折的羊羔。怪不得那两只狐狸不敢靠近夭折的羊羔,它们明白,要是去抢狼的奶酪,自己会命丧狼口,最后成为喜鹊的食物。娜莎说,狐狸应该快点生,带着小狐狸崽转移,不然小狼崽长大了,肯定来占领狐狸洞,那时候可就惨了……
⑬朋友,这就是呼伦贝尔。大雪无痕,周天寒彻,然而每一种生命都不曾屈服,都勇敢地活着,顽强地延续着,物竞天择,永不放弃。正是它们,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春天。
⑭斯仁道尔吉说,我们牧人的幸福就在羊身上,羊好,日子就好。去年秋天,草原上终于又出现了晨雾和秋霜,这就说明地下水的水位渐渐升起来了。看来国家实施退耕还牧、禁止乱开矿的法规很有效果。这可真是叫人喜悦的事情啊——每一棵牧草上都挂着珍珠的草原就要回来了!盼只盼,再来几场雪,我们有了银色满满的春天,就有一碧千里的夏天,就有遍野金黄的秋天。
(有删改)
-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④段用“洇”字形容春天的新绿已经在泥土中萌芽并四散的样子,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春天的信息早已如期而至。 B . 第⑥段写出了细裂白头翁在残雪中顽强的生命力,呼应了开头草原上虽周天寒彻,但每一种生命都勇敢地活着的表述。 C . 作者对牧民生活十分熟悉,草原日常生活的场景在她的作品里有逼真的呈现,如接羔,刻画出牧民的鲜活丰满的形象。 D . 国家退耕还牧、禁止乱开矿法规的实施,使草原的生态环境迎来了新的春天,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
(2)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第②段,作者通过朋友的惊讶质疑,强调了草原春天的单调寒冷,与下文写草原的“生生不息”,共同表现了呼伦贝尔春天的特点。 B . 文章句式多变,“我们才意识到它们竟然是两只沙狐狸,野生的!”运用倒装句,突出我们意识到它们是野生狐狸时的意外之情。 C . 文章多处运用口语化的表述,如“哎哟”“天哪”“真叫吓人”“没了影儿”,感情饱满,形象生动,读来使人备感亲切。 D . 文章最后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具有诗意美,同时也引发读者的想象与憧憬,去感受瑞雪兆丰年的丰收喜悦。
-
(3) 文章开头和结尾重复写到:每一种生命都勇敢地活着,顽强地延续着,物竞天择,永不放弃,构成了生生不息的春天。文章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草原的“生生不息的春天”?请梳理文本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4) 请赏析文章第⑤段的景物描写。
答案和解析
<2> A
<3> ①植物的生命成长:泥土里洇出绿草,灌木干草散发清香,残雪中小花含苞待放等,银装素裹下是万物生长,生生不息。
②牧人接羔保育的场景:借助日照的温暖,年轻的夫妻忙着给母羊接羔,这体现草原上的生命繁衍。
③动物遵循自然规律和谐相处:原雕捕捉狐狸,牧民保护狐狸,公狼踅摸夭折的羊羔,狐狸命丧狼口然后成为喜鹊的食物……银色草原上的动物物竞天择,生生不息。
<4> ①运用比喻、拟人、反问等多种修辞,形象生动,鲜明有力。如“西来的风撒下一把冰冷的钢针”,用暗喻的手法,将呼伦贝尔的春雨比作冰冷的钢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雨冰冷、降水强度大的特点;②多用叠词,具有韵律美。“长长的蓝冰”“熠熠楚楚”“微微的水声”等增添了语言的音韵美,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呼伦贝尔春天的生机勃勃。③描写角度多样,视嗅听结合。如从视觉的角度写蓝冰,从嗅觉的角度写灌木干草香味,从听觉的角度写河底的水声,通过多角度的描写,形象生动而富有层次地写出草原春天的生生不息。(每点2分,答出3点满分,其他答案大意对即可。)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