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目。传统社会的成年礼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
2024-05-07 20:31:41 学考宝 作者:佚名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目。
传统社会的成年礼
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年礼的社会文化意义随着历史社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上古氏族成员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实行过成年仪式,只是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难以准确地探知当时的情形,好在史前考古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力的佐证。从考古资料中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曾流行拔牙习俗。在鲁南苏北的大坟口文化、福建昙石山文化、广东石峡文化的居民都流行拔牙习俗。在四川珙县发现10具棘人遗骨,除一具为小孩外,其他均无上下门齿。拔牙的年龄在14岁左右。拔牙习俗的一般特征是拔去上颔的一队侧门齿以及犬齿。
拔牙作为成年的标志在中国古籍中也有记载,主要遗存在古越人活动的地区,晋代张华《博物志》:荆州西南边陲至蜀地“既长,皆拔去上齿牙各一,以为身饰。”拔牙是长大成人的标志,拔牙之后,年轻人才取得婚配的资格。
古代中国具有成年礼性质的人生礼仪是冠礼和笄礼。冠礼与笄礼如果从最鲜明的外部特征看就是发式的改变。发式是最引人注目的人体面貌特征,以头发的装扮来显示年龄阶段,这大概是中原先民所采用的古老方式,它与文身绣面、拔牙等原始成年礼俗有着同一象征意义。结发加冠与结发加笄都是为了表明男女青年的成熟(生理与心理两方面),较原始的冠礼大概是在成年男子头上加布,并有一定的斋期,表示一种与日常生活的隔离。
根据《仪礼》、《礼记》等古代经典对冠礼、笄礼的记述,我们大致可知道冠笄之礼有如下几个主要规定:一有具体的年龄标准,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15 岁行笄礼:二有特定的地点,冠礼在家庙举行,长子在庙的正位举行,庶子则冠于房外;三有特定的仪式,首先是由主人筮日、筮宾,即用占卜的形式为冠者选择日期和来宾,接着在选定的日期那天由嘉宾主持加冠仪式,行三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三加爵弁。三加时嘉宾还颂念不同的祝辞,表达对冠者的良好祝愿。加冠以后,要拜见母亲,然后由来宾为冠者“命字”,冠者有了新取的字后,就出见乡邻与尊长。加冠命字是古代冠礼的中心内容,其主要意义就是以特定的仪式将生命个体从幼年转向成年,从生物人转向社会人,从被保护者变成保护者。冠礼是个体成为社会成员的通过仪式,此后冠者就有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责任的资格。
宋代统治者积极复兴儒学,鼓吹礼义纲常,冠礼受到重视。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形,对古代的冠礼出现局部的调整。明代是冠礼得到较多施行的时代,我们从明人文集与地方志中可以见到较多的民间举行冠礼的情形。明人加冠年龄一般都在16 岁至20岁。冠礼的仪式一般较为简洁随意,举行冠礼的时间,民间遵循古代岁首加冠的传统,一般都没有训诫之辞与三加的仪式,加冠的冠服已经变成了明代的网巾。网巾虽然仍旧传承着古代以来的束发功能,但它已很难唤起人们在加冠时节的神圣意识,庄严的成人仪式成为习俗相沿的家庭礼节。
清代改变了汉族的传统发式,冠礼束发的标志意义由此失落,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冠礼的一大打击。标准形式的冠礼随着人们发式的改变,无以施行。
(原文节选,有改动)
5.下列对我国古代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历史社会情境发生变化,成年礼的社会文化意义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B.成年礼作为成年(或成熟)的标志性仪式,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C.成年礼最明显的外部特征就是发式的改变,加冠命字是古代冠礼的中心内容。
D.成年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形式,古代中国最具有成年礼性质的人生礼仪是冠礼和笄礼。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考古资料和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上古社会的先民流行拔牙习俗,一般会拔去上颌的一对侧门齿以及犬齿以示成年。
B.《仪礼》、《礼记》等古代经典对冠礼、笄礼的年龄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15岁行笄礼。
C.冠礼是个体成为社会成员的通过仪式,据《仪礼》等经典的记述,三加之礼(即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三加爵弁)是非常庄重的特定仪式。
D.宋代重视古代的冠礼,并且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形,对其作了局部的调整,是为了复兴儒学,让其符合礼义纲常。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拔牙是古越人长大成人的标志,表明取得婚配的资格。拔下的牙既可作为身饰也许也是他们婚配时的信物。
B.发式是最引人注目的人体面貌特征,结发加冠与结发加笄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人年龄阶段的一些信息。
C.明人举行冠礼时,加冠的冠服已经变成了网巾,淡化了古代冠礼加冠的冠服带给人们在加冠时节的神圣意识。
D.清朝剃发结辫,标准形式的冠礼无以施行,这对传统冠礼是一大打击,但成人礼俗不会由此中断。
答案和解析
5.C
6.D
7.A
【解析】
5.
试题分析:题干“下列对我国古代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原文内容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关键“我国古代成年礼”“ 不正确”,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张冠李戴,“发式的改变”只是冠礼的特征而非“成年礼的特征”【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答题关键“我国古代成年礼”“ 不正确”,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指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选项c项张冠李戴。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本题比较简单。 D项 “宋代重视古代的冠礼,并且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形,对其作了局部的调整,是为了复兴儒学,让其符合礼义纲常。”因果倒置。原文第七节中“宋代统治者积极复兴儒学,鼓吹礼义纲常,冠礼受到重视。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形,对古代的冠礼出现局部的调整。” 可以推测出。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题中的A 项曲解文意;B项就是偷换概念;D项因果倒置。
7.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A项“也许也是他们婚配时的信物”,无中生有。B项据文中“发式是最引人注目的人体面貌特征,以头发的装扮来显示年龄阶段”“结发加冠与结发加笄都是为了表明男女青年的成熟”等信息可推断。C项据文中“加冠的冠服已经变成了明代的网巾。网巾虽然仍旧传承着古代以来的束发功能,但它已很难唤起人们在加冠时节的神圣意识”可推断。D项据第一段文字推断,虽标准形式的冠礼无以施行,但成人礼不会中断。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与原文内容比较分析就可推断出错误,是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