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2024-04-30 08:29:26 学考宝 作者:佚名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C.往往有得 得:心得,体会 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观:观察
12.下列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其孰能讥之乎
13.下列各句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第一段简介华山前洞与后洞概况,详述游历后洞的情景。
B.选文第二段抒发了作者未能穷究后洞奇险景象的感想和体会。
C.作者认为,只要具备了“志”或“力”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D.“于是余有叹焉”一句结构上承上启下,因事议理,过渡自然。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答案和解析
11.D
12.B
13.C
14.(1)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责怪那主张要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出来,以致没能尽情享受那游洞的乐趣。(“既”“其”“咎”“极”各1分,语句通顺1分)(2)有了志气和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懈怠,但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到达。(“怠”“幽暗”“昏惑”“相”各1分,语句通顺1分,共5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诗词的理解能力。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D项,根据原文上下文具体语境可判断,观:景色。故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例句和B项“其”:代词 它的,代后洞的;A项“其”:自己;C项“其”:他,代古人;D项“其”:表反问语气,难道。故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C项,“志”“力”“物”三者都具备。故选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
试题分析:本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既”“其”“咎”“极”“怠”“幽暗”“昏惑”“相”。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