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无答案)
2024-05-23 18:44:12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
1.2023年春晚舞台设计的文物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瓣纹”,其创意取材于距今约6000年的河南庙底沟遗址。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纹饰,在当时的影响范围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由此可知( )
A.陶器制作水平不断地提高
B.中原文化对周边的影响
C.原始先民审美意识的萌芽
D.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2.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
①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
②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③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如图所反映的事件( )
A.为统一北方准备条件 B.使用火烧粮仓的计谋
C.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D.使北方再次陷入混乱
4.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指出,“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这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另一方面,因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大运河可用来转运南方的物资”。由此可见,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
A.使南方地区得到了开发
B.推动了运河沿岸城镇的形成
C.提高了南方的政治地位
D.适应了国家巩固统一的需要
5.如表①、②处应填写的是( )
①_____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该书希望以历史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A.①《史记》②《资治通鉴》 B.①《资治通鉴》②《史记》
C.①《农书》②《梦溪笔谈》 D.①《窦娥冤》②《红楼梦》
6.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等名人虽处在不同时代,但他们都有相同目标。这相同的目标最有可能是( )
A.结束封建帝制 B.建立民主共和制
C.反抗外来侵略 D.建立君主立宪制
7.在厦门开市通商后,“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在广州附近,“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蒸汽机)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1854年后……纺业停顿”。综合以上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洋布凭借其优势完全占领市场
B.中国传统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厦门广州等口岸贸易地位上升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行业发展
8.如图三幅古代文明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B.中原地区是道教的中心和发源地
C.中原地区是古代青铜制造业中心
D.都属于宗教文化
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地著作,如曹延杰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官方关注边疆危机 B.地理学研究兴起
C.民族意识日益增强 D.学习西方成为潮流
10.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有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
A.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B.北伐军进军迅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
C.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
D.蒋介石叛变革命,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1.抗战老兵杨再和老人回忆一次战役时说:“命我军赶赴徐州听命。车抵徐州车站,五战区长官李宗仁派车来接……部分行至车辐山下车,我师王铭章旅失去联络,……遭遇敌军伏击,伤亡颇大。”该战役的重要意义是( )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亡华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C.标志着日军速亡中国战略的破产,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2.实现“中国梦”需要“中国精神”.在中国人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五四精神 ②抗战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1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 朱德 B.毛泽东 邓小平
C.邓小平 江泽民 D.江泽民 胡锦涛
14.学者张益民认为,1927年的挫折,迫使中共领导人重新探讨社会改造的根本道路,中共对农业中国及其革命道路才有了真正的认识,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转变是( )
A.从农民运动到城市暴动
B.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从反蒋到联蒋
D.从城市到农村
15.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
A.极大激发农民的革命热情
B.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摧毁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16.如图两幅图意在说明古希腊( )
A.几何学的成就领先于世界
B.普遍崇尚力量、阳刚之美
C.美学观念受到几何学影响
D.神灵崇拜主导了艺术创作
17.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历史开始于( )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的兴起
18.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因“解放者”玻利瓦尔的名字而得国名。玻利瓦尔青年时期赴欧洲留学,接受了启蒙思想,立志以解放祖国为己任,后来成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著名领导人。这表明( )
A.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世界性
B.启蒙思想的世界影响
C.民族主义成为当时世界潮流
D.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
19.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20.如图是一位同学做的专题复习示意图,其中①处应为( )
A.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30分)
21.(8分)纵观世界历史上各国的改革,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才是强国路,发展才是硬道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顺势而为 勇于革新】
材料一: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
(1)材料一中提到改革的困难在于必须“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这一点在我国先秦时期“商鞅变法”中就有明显体现,请从其改革措施中举一例。
【革故鼎新 国家新生】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俄国农奴欢迎的沙皇是亚历山大二世,在土地方面,他针对农奴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图二所指的事件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上述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暂时退却 初见曙光】
材料三: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这种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3)材料三中“暂时退却”所指的政策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
【另辟蹊径 柳暗花明】
材料四: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用一句话概括其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不忘初心 探究真谛】
材料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5)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中国最终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为此做出卓越贡献,这条道路是在什么会议上形成的,请你谈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6)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2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初心的起点是以上哪幅图片?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
材料三
时间 大事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先在农村进行
1980年 中央决定试办A 、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国家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B 的改革目标。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C 成为指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3)在表格A,B、C三处填写出正确的内容。两个目标到什么时候建成小康社会?
材料四 1928年~1937年苏联重要工业产品及产值排名表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拖拉机 2 2 1 2 1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苏联为什么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面对美国社会的疑问,罗斯福上台后做了什么调整?
(5)下面的场景反映出两国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政治智慧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23.(8分)中外科技革命。
科学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中国制造”正向着“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迈进。
材料二: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材料三:第一次工业革命,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更加广泛。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相关知识回答,四大发明作为“中国智造”,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请问其中发明于宋代的是哪两项?
(2)材料二中提道,“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回顾历史,1970年,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设计的哪一个交通工具在英国首运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什么时代?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长达三个多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催生出众多思想文化巨匠,他们以诗作、画作等来宣扬人性,其强大的冲击力冲击了封建社会、封建制度,为欧洲迈入“新时期”奠定基础。——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神曲《神曲》书影 达 芬奇自画像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1)结合所学,简述材料一中这场“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