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时规范练 (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023-11-07 13:49:21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单元任务课时规范练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沉郁,指深沉蕴藉、凝重悲抑的艺术风格。它既指表现在作品中的深刻、透辟的思致,也指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内向、深沉的个性气质易出沉郁之作,广博的学识能成沉郁之作,穷困波折的人生经历易生沉郁的情怀,发为沉郁的文字。
“沉郁”见于文学理论著作,始于钟嵘的《诗品·序》。他赞誉倡导诗歌的梁武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赏究天人”。钟嵘倡导内容充实、富于深意的诗作,在品第具体作品时,诗意系于现实风云的深沉凝重是钟嵘的重要尺度。在汉末文人五言诗中,深沉悲切的思想情绪就已成为创作的重要依据。在建安诗中,这种思想情绪成为主要内容,并注入慷慨之气,艺术上也更为成熟。可以说,“汉魏风骨”的时代是“沉郁”成为一种重要诗歌风格的时代。也正是从这个时代始,这种“沉郁”——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深重情思在诗中的含蓄表露,成为中国文人诗的一个显要特点和传统,也成为诗歌评估的一个标准。
“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以沉着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博大深厚的内心情志。杜诗“转益多师”,富于变化,但“沉郁”始终是主导风格。《杜诗镜铨》(卷三)指出杜诗的“沉郁顿挫”与充满时代、生命之慨的“汉魏风骨”有精神上的联系,又有艺术上的超越。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始标“沉郁”为杜诗的基本艺术特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摘自王南《“沉郁顿挫”论》)
材料二:
对于“沉郁”的内涵所指,人们一般认为是杜诗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结,这种理解不无道理。杜甫是先秦儒学的虔诚信奉者,他在诗中所执著表现的先秦儒家的思想精神,诸如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等等,必定会使他的诗歌具有深厚沉雄的性质;加上身经战乱,残破的山河、凋敝的民生与大唐盛世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诗人又拒绝认可这种现实,坚信盛世的复兴,于是,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又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这些,也必定会使他的诗歌具有忧郁郁勃的特征;同时,由杜甫家世的血族悲剧以及幼年丧母的不幸经历、青年时期的坎坷仕途等投在心灵上的阴影而形成的持重忧郁的性格,又不能不使他的诗歌具有沉著郁结的作风。
然而,从艺术形式的层面考察,我们看到,杜甫在描写壮大的景物和感叹个人身世时喜欢采用“时空并取”的手法,即在一个联语(一个押韵单元的两句诗)中,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使诗境具有超常的广度、厚度与深度,这也是形成“沉都”风格的因素。譬如《上兜率寺》中的“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一联,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杜诗的雄厚之处,正在于既写了景物的空间状态,又写了景物的时间状态,以“时空并取”的笔墨展示出景物的雄伟现状和悠久历史。所以,这景物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有雄伟的身姿,又有丰厚的阅历。它们的身上既缠绕着天地的烟云,又披戴着历史的风尘。它们从远古走来,气势磅礴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足以让人们肃然起敬。
不仅如此,杜甫还常用“时空并驭”的手法表达漂泊岁月中的时局感受或身世感受,每每在一个联语中,兼出时、空两种意念。他经常使用“百年”“万里”“日月”“乾坤”等词汇,极力扩展时空的程度,造成悲壮深沉的诗境,塑造出白发老人面对天下烽烟的艺术形象。例如,“天下干戈满,江边岁月长”(《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干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两句塑造出诗人关注天下烽烟、叹息漂泊于事无补的形象。
杜甫善于在一个联语中,把自身形象放在广大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之坐标点上,通过时空的交构,精确地概括自己终生漂泊的生涯以及对国家时局的感受。这使得他的诗作既具有广博的视野,又具有深邃的思维,既具有现实的高度,又具有历史的厚度,因而蕴涵着深沉的宇宙意识。他诗中频频出现的“百年”之叹,虽然也含有对个体生命自怜自惜的因素,但是由于他关注的是国家的危亡、普天之下民生的苦难,就大大削弱了一己之私的内涵,而具有了“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的忧国忧民的高层涵义。比较羊祜、王羲之、李白等人的叹息,这显然是一种悲壮的浩叹。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这样的“时空并驭”出色地塑造出诗人的目接乾坤、心怅百年的巨大形象,这个抒情形象强烈地感动着炎黄子孙的心灵。
(摘自韩成武《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沉郁”一词最早见于钟嵘的文学理论著作《诗品》,被用来评价艺术风格。
B.“沉郁”文风起源于汉末文人五言诗,成熟于建安诗作,并成为诗歌评估的标准。
C.杜甫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刻画壮大之景,意在其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D.杜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大的抒情形象,与诗人善用的艺术手法是分不开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认为,要形成“沉郁”文风,诗人个性、学识与阅历等因素缺一不可。
B.在王南看来,杜甫“沉郁”诗风既有对前人艺术精神的继承,又有所发展与创新。
C.材料二从艺术形式层面阐释“沉郁顿挫”的内涵,主要采用举例与对比的方法。
D.杜甫前代文人作品中的“百年”之叹,更多指向对他们个体生命的自怜自惜。
3.下列选项,最不符合材料一所述的“沉郁”风格的一项是( )
A.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杜甫《入衡州》)
B.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D.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甫《乐游园歌》)
4.两则材料都论述了杜甫的“沉郁”诗风内涵,请概述其异同点。
5.如欲从“沉郁”的角度为杜甫的《登高》写一篇评论,请结合材料,列出评论要点。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
黄庭坚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①。
湘东一目②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①出于《庄子》中佝偻丈人承鲷的故事。丈人一心捕鲷,意志专一,竟把身子当作枯树,手臂当作树枝。②《南史》记载,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这里的“目”指围棋的“眼”,围棋需要两眼才能活。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门见山,照应诗题,既交代弈棋之由,又暗含忙里偷闲的意趣。
B.颔联设喻用典,或直写心理,或以形显神,细致入微地刻画棋手形象。
C.颈联叙中有议,呼应“席上谈兵”,“诚”“尚”二字蕴藏棋局走势。
D.尾联运用反问,表现诗人的自省,弈棋虽乐,但从日到夜,耗时误事。
7.这首诗写的是弈棋,但也引发读者弈棋之外的联想。请结合颔联和颈联,说说此诗给读者哪些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阴道中
楼钥
捲上疎帘莫放垂,迎眸景色自淋漓。
有云更觉千山秀,不雨争知万壑奇。
古道经行尽遗迹,群贤风度想当时。
奚囊莫怪新篇少,应接山川不暇诗。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诗人行走在山阴道中的即兴之作,通过自省与深思表达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B.首联“捲”“迎”二字极有兴味,巧妙地写出了人与自然之间情感上的遥相呼应。
C.尾联交代自己作诗少的原因,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以及重视实践的精神。
D.诗歌主要运用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既写所见之美景又阐述自己对风物的认知。
9.这首诗颔联和颈联阐述了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百花亭
白居易
朱槛在空虚,凉风八月初。
山形如岘首①,江色似桐庐②。
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
高亭仍有月,今夜宿何如?
【注】①岘首:岘山,在今湖北襄阳南。②桐庐:桐庐江,在今浙江桐庐。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诗人写到倚靠在朱红的栏杆处,感受着八月的凉风习习吹来,“空虚”二字写出了诗人此时闲适的心境。
B.颔联中,诗人运用从远到近的角度和比喻的手法描绘所见之景,此处的远山与江水一如诗人曾经到过的岘首山与桐庐江。
C.颈联中,诗人从描写风景转入描写人事,去佛寺要乘船深入,宿民家则直接枕水而居,前者为求远,后者为求近。
D.本诗使用简练清新的语言写事描景,意境恬淡。同时,本诗还富有音韵美,每联末尾押韵,使人读来朗朗上口。
11.白居易的诗不仅写风景,更写哲理。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徐怀中写过很多英勇、果敢、伟岸的战士,这些战士形象跃然纸上,也被写进了文学史中,作品里的角色,驰骋在雪域高原,穿梭于炮火硝烟,立下不朽勋业。回溯徐怀中创作历程,他始终带着一种使命感:聚焦恢宏时代里的英雄。文学有了这样一种价值寄托,自然不会缺乏力透纸背的形象,千回百转的情节,吐纳万物的胸襟,高远宏大的寄托。
与众不同的是,徐怀中笔下的英雄,既有烟火气也有书卷气。这得益于他①_______的观察,让这些形象立体而饱满,丰沛而多元。这也再次印证了一个②_______的创作法则:只有源于人民、扎根生活的文艺,才有长久的穿透力,才能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长卷里,标记下自己的坐标。
徐怀中是茅盾文学奖史上最年长的获奖者,今天已经90多岁高龄了,但他还在写。他似乎有③_______的灵感,有书写不完的故事。想想也不意外,身逢当今时代,故事如何写得完?徐怀中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典范:江河澎湃的壮阔时代,正有待文艺工作者用自己呕心沥血的创作,与之共鸣激荡!
1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3.请为上述人物短评拟写一个标题,要求:运用对偶修辞,不超过18个字。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修改为“文学有了这样一种价值寄托,自然有形象、情节、胸襟、寄托”,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语言表达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简要的文字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就是文学短评。 ① ,有利于梳理、积累个人的阅读体验,领悟创作、鉴赏的规律,提高文学审美能力。
写文学短评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认真读作品,对作品的情感、形象等方面有自己的理解,抓住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以此展开评论。写文学短评还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从多方面触动我们的情思,值得评论的点很多。写短评时要能够聚焦, ② ,很容易失之浮泛。同时,也要注意选择小的切入口,如茹志鹃《百合花》中“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等细节。
写文学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叙”要精当,为“议”提供支撑;“议”要紧密结合“叙”,思路清晰,态度鲜明。 ③ ,才能将见解表达清楚,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16.在括号内写出下列楹联所称颂的名人,并从中选一联,写段文学短评,不超过100字。
(1)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文学短评:
五、微写作
17.白居易《琵琶行》与韩愈《听颖师弹琴》,李贺《李凭箜篌引》被后人称为“摹写声音至文”。请阅读下面文字,试就音乐描写特点,从:①以声摹声(兼用各种比喻),形象可感;②运用留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两方面任选一点,写一段不少于160字的文学短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六、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简要地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来,这就是文学短评。文学短评在“评”,要结合内容议论,不是天马行空的读后感;叙议结合又以议论为主;评议时“点面结合”而重点在“点”。
请从下面诗词中任选一项,写一则文学短评:
①李清照《声声慢》; ②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③白居易《琵琶行》。
要求:①从思想感情、形象、艺术手法、语言四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评论。②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A 3.C 4.同:都认为“沉郁”诗风涵盖内容与形式两方面,且对杜诗思想内容的看法基本相似;异:材料一笼统地说其艺术手法是“沉著蕴藉”的,材料二则明确了“时空并驭”的艺术手法。 5.①首联意象密集,构成一幅登高远壮阔而又苍凉萧瑟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沉郁哀伤的基调。②颔联:展现无边的落木和不尽的长江,把秋景描写得既肃穆肃杀又空旷深远,为时局和身世感受蓄势。③颈联“万里”“百年”扩展时空,表达了生活坎坷、晚年漂泊的孤危心境。④尾联展现对社会的深重情思:抒发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伤。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一词最早见于”说法有误。原文中是“‘沉郁’见于文学理论著作,始于钟嵘的《诗品·序》”,而非“‘沉郁’一词最早见于”。
B.“起源于汉末文人五言诗”无中生有,说法有误。原文中只写到了“在汉末文人五言诗中就已成为重要依据”,没有涉及是否是“起源”。
C.“意在其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说法有误。原文中是“不仅如此,杜甫还常用“时空并驭”的手法表达漂泊岁月中的时局感受或身世感受”“杜甫善于在一个联语中,把自身形象放在广大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之坐标点上,通过时空的交构,精确地概括自己终生漂泊的生涯以及对国家时局的感受”,可知不只是“身世之感”。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诗人个性、学识与阅历等因素缺一不可”说法有误。材料一原文“内向、深沉的个性气质易出沉郁之作,广博的学识能成沉郁之作,穷困波折的人生经历易生沉郁的情怀,发为沉郁的文字”中写到了三者和“沉郁”文风之间的关系,但没有说“缺一不可”。材料二原文“杜甫是先秦儒学的虔诚信奉者,他在诗中所执著表现的先秦儒家的思想精神,……加上身经战乱,残破的山河、凋敝的民生与大唐盛世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而诗人又拒绝认可这种现实,坚信盛世的复兴……同时,由杜甫家世的血族悲剧以及幼年丧母的不幸经历、青年时期的坎坷仕途等投在心灵上的阴影而形成的持重忧郁的性格,又不能不使他的诗歌具有沉著郁结的作风”等也写到了三者和“沉郁”文风之间的关系,但也没说“缺一不可”。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
“沉郁”风格,指深沉蕴藉、凝重悲抑的艺术风格。
C.表达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不符合“沉郁”风格。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材料二“对于‘沉郁’的内涵所指,人们一般认为是杜诗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结,这种理解不无道理”可知,两则材料对杜甫诗歌思想内容和风格的看法基本相似。根据材料一“‘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以沉著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博大深厚的内心情志”,材料二“对于‘沉郁’的内涵所指,人们一般认为是杜诗的思想感情之深沉郁结,这种理解不无道理”“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使诗境具有超常的广度、厚度与深度,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可知,两者都认为“沉郁”诗风涵盖内容与形式两方面。
材料一中,第一段“沉郁,指深沉蕴藉、凝重悲抑的艺术风格。它既指表现在作品中的深刻、透辟的思致,也指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首先指出“沉郁”的概念内涵。第二段由“‘沉郁’见于文学理论著作,始于钟嵘的《诗品·序》……”发端,讲述了其源起,而在第三段中,作者才说“‘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以沉著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博大深厚的内心情志”,可知材料一笼统地说其艺术手法是“沉著蕴藉”的。材料二中,作者在第二段以“然而,从艺术形式的层面考察,我们看到,杜甫在描写壮大的景物和感叹个人身世时喜欢采用‘时空并取’的手法”的转折,引发对“时空并驭”的艺术手法的讨论,而后文二、三、四段都是对这一手法的具体讨论,由此可知材料二明确了“时空并驭”的艺术手法。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沉郁’作为杜甫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体现在以沉著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博大深厚的内心情志”,材料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使诗境具有超常的广度、厚度与深度,这也是形成‘沉都’风格的因素”可知,可以从涵盖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去评论《登高》的“沉郁”诗风。
开头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通过悲凉的景物描写展现诗人下笔的深思熟虑,为抒发时局和身世感受蓄势,如诗中的“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这些悲凉的景物描写,正是为后边抒发时局和身世感受蓄势的。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运用“时空并取”的手法,极写诗人漂泊异乡和年老体弱之苦,如文中所言“不仅如此,杜甫还常用‘时空并取’的手法表达漂泊岁月中的时局感受或身世感受”。文中还提到“杜甫在描写壮大的景物时喜欢采用‘时空并取’的手法,即在两句诗中,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使诗境具有超常的广度、厚度与深度,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这两句诗中,“万里”即“空间”,“百年”即“时间”。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展现对社会和自身的深重情思,抒发对国家多难的忧虑和生活多艰,报国无门的哀伤情怀,如文中所说“杜甫把自身形象放在广大的空间与漫长的时间之坐标点上,通过时空的交构,精确地概括自己终生漂泊的生涯以及对国家时局的感受”。
6.D 7.①颔联写棋手对弈凝神静坐的形象,心如蛛丝般细致缜密,身如枯木般纹丝不动。这启示读者,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专心致志,物我两忘。②颈联写棋手对弈失利时仍在精心运筹,希望背城一战,扭转棋局。这启示读者纵然山穷水尽也绝不轻言放弃,只有坚韧不拔,才有柳暗花明的转机。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D. “但从日到夜,耗时误事”错,诗歌尾联意思是:谁说我们这些人爱惜光阴?明明下棋下到快天亮,尚未发觉时间流逝。此联表现的是诗人公事之余与友人相约弈棋的快乐,他们一心专注,沉浸其中,以致忘了时间。
故选D。
7.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颔联意思是“思绪仿佛蛛丝飘荡在天空,细细一缕却未曾断绝;身子则像在蝉壳遍地的树下专心致志捕蝉的人,化成了一段枯树枝般,纹丝不动”,根据注释“出于《庄子》中佝偻丈人承鲷的故事。丈人一心捕鲷,意志专一,竟把身子当作枯树,手臂当作树枝”可知,此处借典故写意志专一的重要性,故启示应从“专心致志”“意志坚定”角度进行回答。
颈联意思是“这一处棋有如湘东王萧绎,只剩一个活眼,确实该被吃掉。但整盘局面势均力敌,我应当还能支持”,此联借用萧绎的典故,写出即使在下棋时只剩下一目,也会坚持下去,背水一战。故启示应从“不轻言放弃”“背水一战”角度回答。
8.C 9.道理:
①颔联表明了只有在困境甚至逆境中才能欣赏到更美的风景,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②颈联表明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都会消失在历史中,他们也因此成为后人仰慕效仿的对象。
启示:人们应该不畏艰难,永攀高峰,才能欣赏到美景;要从古圣先贤中汲取营养,砥砺自己,实现人生的价值。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重视实践的精神”错误,诗歌主要是通过自己行走山阴道中时引发的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表达出乐观旷达的精神,并没有表达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的观点。选项有刻意拔高之嫌。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有云更觉千山秀,不雨争知万壑奇”可知,觉得千山秀丽是因为“有云”,万壑奇景恰是在不下雨之时。诗人反其道而行之,表明了人在困境甚至于逆境之中才能欣赏到更美的风景,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的道理。
结合“古道经行尽遗迹,群贤风度想当时”可知,诗人说走在山阴古道之上,到处都是古人遗迹,遥想当年那些贤士们是多么地风流潇洒,而如今呢 表明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都会消失在历史中,他们也因此成为后人仰慕效仿的对象。
启示:
结合“有云更觉千山秀,不雨争知万壑奇”可知,尽管人生逆境多,坦途少,但困境中总是孕育着希望,要不畏困难,勇攀高峰,这样总会站在封顶,欣赏到别样的风景。
结合“古道经行尽遗迹,群贤风度想当时”可知,我们要学习效仿先贤,砥砺自己的言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0.B 11.①全诗写了百花亭附近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色。前三联中,八月的凉风缓缓吹来,远山如黛、江水滔滔、明亮的月亮、远处的寺庙、水上的人家,描绘了一幅静谧自然的画面。
②尾联借夜月反问住宿的选择,是选择远的佛寺,还是选择近的水上人家?是寻求艰难的佛理,还是选择平凡人的生活?一个住宿的选择蕴含了人生选择的取舍,富有哲理,意蕴无穷。诗歌中静谧的风景为诗人营造了思考的氛围。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诗人运用从远到近的角度和比喻的手法描绘所见之景”错误。本诗围绕百花亭写的风景皆是诗人远眺所见,所以描写角度为远景;“比喻”错误,此处的远山与岘首均为山,江水与桐庐均为江,诗人想表达的是二者景色相似,而并非比喻。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景物形象和哲理的能力。
此诗围绕百花亭,写风景,写人事,更写义理,全诗写了百花亭附近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色。首联写诗人倚靠在朱红的栏杆处,感受着八月的凉风习习吹来;颔联写百花亭附近的自然景色,远山如黛、江水滔滔;颈联诗人从描写风景转入描写人事,去佛寺要乘船深入,宿民家则直接枕水而居,前者为求远,后者为求近。描绘了一幅静谧自然的画面。
颈联引入人事描写,不仅对仗工巧清新,又深契哲理:佛寺为隐,人家为显,暗示着佛理之难求,世俗之可近,逼出尾联的设问:假高亭月之口,叩问内心要选择艰难的佛理,还是亲切的人世生活。一个住宿的选择蕴含了人生选择的取舍,富有哲理,意蕴无穷。其灵机内运,锻炼自然的功力可见一斑。诗有表里。表面看来,此诗就是一首凭栏远望图,清新自然;实际上,诗中有哲理的流动和诗人内心的挣扎,诗歌中静谧的风景为诗人营造了思考的氛围。
12.①细致入微;②颠扑不破;③源源不断 13.(示例)谱写时代英雄之气,展现伟大创作情怀 14.①原文“自然不会缺乏力透纸背的形象”以双重否定的形式表达,有强调意味,修改后语气不如原文强烈。②原文中“形象、情节、胸襟、寄托”有明确的修饰语,表达生动,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修改后缺乏这样的效果。③原文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增加了文章的气势,修改后表述显得较为平淡。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语境强调徐怀中观察人物细微而全面,故选用“细致入微”。细致入微:比喻看问题非常全面,连很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也指对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
第二处,根据语境说的“只有源于人民、扎根生活的文艺,才有长久的穿透力,才能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长卷里,标记下自己的坐标”可知,此处是说这个创作法则完全正确,故选用“颠扑不破”。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形容理论、学说等完全正确,无可辩驳。
第三处,根据语境说的“有书写不完的故事”可知,此处是说徐怀中的创作灵感接连不断,故选用“源源不断”。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
1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拟写标题的能力。
根据“徐怀中写过很多英勇、果敢、伟岸的战士,这些战士形象跃然纸上,也被写进了文学史中,作品里的角色,驰骋在雪域高原,穿梭于炮火硝烟,立下不朽勋业” 概括为:谱写时代英雄之气;
根据“他始终带着一种使命感:聚焦恢宏时代里的英雄。文学有了这样一种价值寄托,自然不会缺乏力透纸背的形象,千回百转的情节,吐纳万物的胸襟,高远宏大的寄托”概括为:展现伟大创作情怀(采用八字的动宾短语);
最后,运用对偶手法,为徐怀中短评拟写的标题:谱写时代英雄之气,展现伟大创作情怀(采用八字的动宾短语)。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改句和原句相比,有三处不同:
一是原句由“自然不会缺乏力透纸背的形象,千回百转的情节,吐纳万物的胸襟,高远宏大的寄托”直接改成“自然有形象、情节、胸襟、寄托”,原句中“不会缺乏力透纸背的”“千回百转的”“吐纳万物的”“高远宏大的”等修饰语被删除。原文中“形象、情节、胸襟、寄托”有明确的修饰语,表达生动,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修改后缺乏这样的效果;而改句没有了修饰语,表达虽简洁但不生动,不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
二是原句中“自然不会缺乏……”被改为“自然有……”。原句以双重否定的形式表达,有强调意味,修改后是陈述句,语气不如原文强烈。
三是原句中“力透纸背的形象,千回百转的情节,吐纳万物的胸襟,高远宏大的寄托”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增加了文章的气势;改句“形象、情节、胸襟、寄托”失去了排比修饰手法,表述较为平淡,没了气势。
15.①写文学短评 ②如果面面俱到 ③叙议有机结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前面说“文学短评”,后面说写文学短评的好处,故此处应填“写文学短评”。
第②处,前面说“写文学短评还要善于聚焦”,后面说“很容易失之浮泛”是不能聚焦,面面俱到的后果,此处是假设,故此处应填“如果面面俱到”。
第③处,前面说“写文学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后面“才能将见解表达清楚,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是说叙议结合的好处,故此处应填“叙议有机结合”。
16. 李白 杜甫 ①此联不仅巧妙地集李白诗句而不露痕迹,更妙在称誉李白之诗仙风采与绝世文才。
②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经历“安史之乱”)一生不得志,但成就了“诗中圣哲”,这是化用“诗圣”称号。而其内容反映民间疾苦,关注民生,哀民所哀。因而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文学短评的能力。
第一空:由关键词“蓬莱文章建安骨”可知诗句出自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以及由 “青莲居士”可知是李白的号称,故可判断此句说的是李白。
第二空:由关键词“圣哲”可知这里是“诗圣”称号的化用,以及“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可知说的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关注民生的文章内容,由此可知说的是杜甫。
第三空: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所以任选用一则进行点评。
①对“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这句进行点评,首先可知上联出自《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结合此诗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进行评价可得“本诗是作者在宣州谢朓楼上的饯别之作。诗人感怀万千,既满怀豪情逸兴,又时时掩抑不住郁闷和不平,感情回复跌宕,一波三折。语言明朗,似脱口而出,音调激越高昂。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像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说的是李白的号和一身正气的文人风骨。
②对“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的点评可以依据背景安史之乱中国家的破败,人民苦难,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呼号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爱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 题词:“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所以可以结合分析得出点评。
17.①以声摹声,(兼用各种比喻)形象可感。
【示例1】
音乐这种听觉事物,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文字表现很难。而作者却独辟蹊径,以声音摹写声音,并且曲尽其妙,形象可感,生动活泼。
作者先写“大弦”声音“如急雨”,再写“小弦”声音“如私语”,然后写大弦小弦交杂在一起是“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流利。
每一种声音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琵琶这一乐器的曼妙非常,极大丰富了文字的表现能力,也极大拓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和欣赏空间。
【示例2】
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使得曲尽其妙,形象可感,生动活泼。达到了令人耳不暇接、意犹未尽的艺术效果。
②运用留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示例】摹写音乐这--听觉感受本就难为,摹写音乐暂停更是不易。
但作者依然用他的生花妙笔以“此时无声胜有声”写出了曲中暂停的妙处,描绘了余音袅袅、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诚然,有声的音乐固然美丽动听,但处在美妙音乐间隙的无声留白之处更能打动人心!正是音乐暂歇处留白的运用,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也使“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成为千古绝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手法的把握能力和微写作的能力。
题干已经给了切入角度:①以声摹声(兼用各种比喻),形象可感;②运用留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以声摹声”。顾名思义,“以声摹声”就是用声音描摹声音。“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结合选段内容可知,《琵琶行》中的“以声摹声”就是用人们熟知的声音描摹琵琶的乐声,如用“急雨”摹写大弦的嘈杂,用“私语”摹写小弦的声音之小等。而“留白”就是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想象乐曲暂停之时的绝妙效果。学生据此评论即可。
18.例文:
浅析《琵琶行并序》中的音乐描写
音乐本是无形之物,很难用语言文字直接描写。因为它那飘忽即逝的音响、旋律,是很不容易被捕捉和表现的。其中所含的“幽愁暗恨”更是十分抽象、难于言传的。诗人白居易平日深厚的音乐修养和驾驭语言艺术的厚实功力,使他笔下生花,成功地写出了琵琶演奏的精彩片段。在白居易的笔下,那复杂多变的琵琶声,被描绘得层次丰富、音色分明。
诗人描绘音乐的比喻手法、以声传情以及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是音乐描写中的亮点。
在诗中的音乐描写中,诗人多方设喻,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用许多形象、新鲜、贴切的比喻来描写极难用语言摹写的美妙乐声,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和具体的印象。如以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听到的声音作比,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节;以小女儿般的轻柔“私语”比喻细弦细碎绵密的声调;以大珠小珠洒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调;以“花底”的“莺语”、“冰下”的“泉流”比喻乐声流动的婉转与幽咽若凝;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乐声暂时休止后又骤然响起;以“裂帛”声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清脆短促,响亮非凡。在妙喻联翩中赋予抽象的音乐以生动形象、具体之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妙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描写,做到了以声传情,声情交融。把音乐与演奏者的身世之悲、听者(诗人)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来写,大大加深了读者对乐曲内容及其内在情韵的体验。如果说琵琶女在校音定调时,已流露出情感,那么,随着正式弹奏的开始,感情的流露渐趋明朗。在千变万化的曲调旋律中,诗人仍然意在表现人物的感情。整个演奏过程,或低回掩抑,如泣如诉;或圆润流美,莺歌玉转;或高亢明快,铁骑交锋,无不生动地传达出演奏者内心深处浪涛般起伏不平的感情,交织着她对人生诸般滋味的深切感受。
不仅如此,音乐又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琵琶女身世飘零的命运,白居易政治上遭受打击、贬谪天涯的不幸,都不是偶然的。由于命运的相似,两个萍水相逢的艺术家才可能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中,一个重弹,一个重听。诗末六句更是写出了悲凄的乐曲声声扣人心扉,满座皆泣,尤以诗人最是心潮澎湃,以至泪湿青衫,难以自已的一幕。声声乐曲、滴滴泪水,将两位艺术家对人生、社会的一腔激愤不平尽情宣泄,长诗就在这浓重的感伤气氛中被推向高潮,戛然收束。
总的来说,《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典范的存在。它的创作手法,它表现诗人情感与琵琶女身世的巧妙结合,它的对音乐的透彻的理解,对我们现在和将来的文学创作都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材料的第一句话介绍了“文学短评”的概念,考生可据此了解写作的方向。此后,针对“评”“议”“点”等几方面的论述分析,则告诉我们,写作文学短评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这其实是降低了写作的难度,给学生提示了具体的评论内容。最后,试题则给出了教材中出现过的三首经典古诗词,要求结合上述指导写一则文学短评。
写好文学短评首先要读懂作品,揣摩文本,这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而对于学生而言,写好文学短评要选准角度,关注细节,角度宜小不宜大,切莫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使文章流于一般、平庸、肤浅,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题已经给出了具体的评论内容,但考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比如意象的选择、手法的使用等等。就比如写作要求中:“思想感情”并不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而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体现出来的最基本的、最突出精神、思想、情感。“艺术手法”是作者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它包括各种手法、结构形式、艺术风格等等。“语言”特指文章所呈现出的语言方面的特色,如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作者在遣词造句等方面的与众不同之处等等。其次,无论选择哪一篇文章、哪一个角度,考生都必须先对所选文章有正确的理解、深刻的把握,做到知人论世,不可泛泛而谈。
具体写作时,要有叙有议,叙议有机融合。在文学短评中,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论两方面,也就是说要在适当复述、介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评论。
比如写《声声慢》,则可从诗歌的悲切之情引入,知人论世,深入剖析李清照于作品背后的浓愁。比如选择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可针对其“善用白描”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对此就可以从景物的选择、近景远景的勾勒等方面找出具体的词句进行分析,讲清楚作者是怎么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乡村日常生活图景的。比如选择《琵琶行》,可从其精妙绝伦的音乐描写、比喻手法等的运用展开,论述音乐背后的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等等。
立意:
1.在李清照的“秋”中看见悲欢。
2.白描手法让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更恬静平和,令人神往。
3.用文字写音乐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