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06-12 18:23:52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三校联考高二期中测试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
A.勤劳勇敢的精神 B.耕读情怀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家国情怀
2.1593年,传教士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此后,中国大部分文史经典被翻译成各国文字。1602年,利玛窦在中国刊印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先后被十二次刻印。1607年,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出版。据此可知,明朝时期( )
A.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共识 B.东西方文化得到全面融合
C.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D.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表明,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据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漫天星斗” B.“多元一体” C.“本土多元” D.“兼容并蓄”
4.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中还有古代铸币的泥模。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从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找到的4块中国明代瓷器碎片。从已发掘的文物看,大津巴布韦曾经( )
A.农业、铸造业和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
B.与波斯战争促使其加强与阿拉伯的交往
C.是最早遣使到中国的东非国家
D.水渠和道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
5.11世纪以后,西欧产生了以《列那狐的故事》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提出一些市民关心的社会问题,歌颂市民或农民的个人机智与聪敏,大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愚蠢。这反映出( )
A.商品经济获得发展 B.英雄传奇备受颂扬
C.骑士文学走向衰落 D.教权王权矛盾激化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在西方,根本不存在与印度的诸如种姓、杀戒、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之类的基本观念和制度有些微相似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印度思想中深奥的抽象观念,还构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础,决定了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这说明印度宗教( )
A.与西方其他文明区分明显 B.深刻影响了印度社会生活
C.教义抽象而富含哲理 D.教派众多而影响深远
7.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居住地的变迁,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古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B.中古时期日耳曼人确立了在欧洲的统治
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
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
8.1820—1850年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1823年,英国议会通过相关司法条例,规定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变换统治方式。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统治( )
A.顺应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 B.削弱了当地地主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
C.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进行调整 D.遏止了自由移民大批涌入澳大利亚
9.全球人口的流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下列关于不同时期的人口流动现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②“66%移居美国的移民来自英国,大规模的向外移民源于经济的发展”
③“在这一时期,国际人口迁移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
④“法国、英国从中国征集了近50万劳工作其军事后援”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10.8月7日,在2022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上,宣布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经过700年的城市发展建设,如今中轴线串起了3处世界遗产、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4处各级文物。可见“中轴线”( )
A.是古代君主专制强化产物 B.承载了中华历史文化
C.是北京城独有的都城模式 D.始建于明朱棣的迁都
11.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12.工业革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世界经济结构重建,在这一重建过程中,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转向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种植食物和纤维作物。这表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 B.促进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
C.加速了土地资源的广泛开发 D.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13.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 )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
14.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雾月十八日》中写道:“……粉碎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割去了长在这个基础上的封建头脑……而他在法国境外则到处根据需要清除各种封建的形式,为的是要给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在欧洲大陆上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环境。”可见,拿破仑战争(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B.推动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C.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D.推动了世界民主法制发展
15.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
A.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得到加强 B.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C.第三世界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 D.全球化促使各国文化同质化
16.据统计,两宋时期私人藏书家有700余人,是西周至五代千余年之间藏书家总和的近3倍,其中藏书万卷以上者有200多人。这一现象说明了两宋时期( )
A.官办教育的削弱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崇文风气的增强 D.市民地位的提高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地理上,阿拉伯联系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阿拉伯在东西方之间承当了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的科学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阿拉伯的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科学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材料二: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4分)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推动世界文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8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尽管960年北宋建立,但是宋朝始终与北方辽、西夏、金等政权长期对峙,导致交通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靖康之难后,宋朝皇室南迁,南宋建立。政治中心的南移,以及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工匠和农民南迁,使经济重心也伴随南迁。南宋政府更加注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19世纪以后,西方列强倚恃坚船利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这次他们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侵略,在中华大地上到处抢滩夺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悠久的丝绸之路由此蒙上一层重重的雾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经60多年的发展与积淀,一个自信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标志着丝路实践进入了3.0时代。
——摘编自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材料二 到了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越过非洲自西而东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西班牙人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自东而西进入亚洲的新航线。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所开辟的新航线,最终都与早已存在于亚洲海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连接,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的交通网络。
——龚缨晏《全球史视野下的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繁荣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生转型的历史影响,并指出21世纪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丝路精神的时代特征。(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拿破仑在位时……兵于外,不顾民间之受害……卒致兵败国丧,力竭身亡。然其所创之立之典章多有益于国计民生,令各国有师其法而忽焉兴盛者。后五十年间,欧洲之兴实为开辟以来所未有,可谓欧洲自古以来罕有之英主。
——摘编自[英]马恳西《泰西新史揽要》
材料二:
1903年邹容《革命军》 有大儿华盛顿于前,小儿拿破仑于后,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意;模范)。嗟呼!嗟乎!革命!革命!
1916年陈独秀《袁世凯复活》 昔始皇帝创无限专制君主制,其子二世亡之。拿破仑一世破坏法兰西共和,帝制自为,身败名辱。……今麋地呱呱之中华民国,在朝之魔王袁世凯一世方死未死,而在野之赘儒袁世凯二世方生,一何中外古今之史例巧合若斯也?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 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并简析这些活动对“欧洲之兴”发挥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拿破仑在近代中国的形象变迁”,对其中的任意一条进行合理解读。(4分)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无论是从明代“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并行,还是到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始终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输入与输出相随相伴的历史。
——摘自刘燕凌《冲突与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
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围绕“中西文化”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1)贡献: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吸收其他文化,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融。
(2)特点:以新航路开辟为开始标志;以殖民活动为主要形式;范围涉及新旧大陆(整个世界);以欧洲人为主导。
积极影响:经济文化交流范围扩大;物种交流频繁;人口的世界性流动增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思想的传播;推动文明的转型;世界联系加强,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3)历史意义: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和友谊;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推动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18.答案:(1)连绵不断的战乱,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为了增加财税收入,政府鼓励、支持发展海外贸易;科技进步的推动,如指南针首先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造船术和航海术蓬勃发展;宋代手工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制瓷业发达促进海上贸易的发展。
(2)历史影响:欧洲人逐渐掌握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导权,物质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大规模传播;开始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中外各国友好交往的和平之路遭到破坏。
时代特征:陆海并重,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19.答案:(1)主要政治活动:发动对外战争;颁布《拿破仑法典》。作用: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大革命的思想;推动欧洲政治文化的重构(或答民主、独立、自由、法治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2)示例: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剧,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邹容视拿破仑为革命的楷模,革命在中国势在必行。中华民国建立后,北洋军阀实行独裁统治,先进知识分子倡导民主,反对专制,拿破仑成了专制的代名词,以此批判北洋军阀对民主共和的破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面临强敌入侵,拿破仑再次成为以弱胜强的象征,以其英雄事迹鼓舞全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志。在近代中国不同时期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人们选取拿破仑的某一面,塑造出不同的形象,寄托着不同的精神期待。
20.答案:答案:示例一
观点: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论证:甲午中日战争后,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的维新运动。维新派在继承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知识、哲学和社会政治学说,形成了一套与封建专制统治思想相对立的思想体系,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守旧派所坚持的腐朽观念,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次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同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综上,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思想和文化从传统向近代转型,为中国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示例二
观点:中西文化冲突中,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论证: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逐步觉醒,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各阶级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均有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如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口号,一方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坚持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等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借助儒学推动变法等,这些都能说明中国近代化浪潮中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面对着西学的冲击,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化中显现出非常重要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道德节气,强调自我修养,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正是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的推动,中国人民面对着深重的民族危机,进行一次又一次救亡图存运动,推动着中国近代化的革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它所滋养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综上,在近代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有值得继承的价值和内涵,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