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艺考生、留学生的好帮手-学考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因学习而成长,因学习而成熟

刘太真简介 刘太真生平

刘太真

刘太真(725-792年),字仲适,宣州(今安徽宣城市)人。唐朝大臣。善属文,少师事萧颖士。天宝末,举进士,淮南节度使陈少游表为掌书记。兴元初,为河东宣尉赈给使。大历中,拜起居郎,历台阁,自中书舍人转工部、刑部二侍郎,贬为信州刺史。贞元八年卒,时年六十八。

► 刘太真诗文

轶事典故

  刘太真是唐代人,新、旧《唐书》均有传。因为《旧唐书》上记载“刘太真,宣州人,涉学,善属文”,于是安徽宣城人就认为刘太真是他们那里“土生土长的人”;又因为在当时的诗文交往中,文人喜欢称古地望,人称“丹阳刘太真”,于是,今天有丹阳人就认为刘太真是“丹阳刘氏之祖”。在唐代,说刘太真是宣州人或丹阳人,这都不错,因为溧水在汉朝、隋朝属丹阳郡管辖,在唐代属宣州府(天宝元年为宣城郡)管辖,古人又有称古地望的习惯。但今天我们只能说刘太真是南京溧水人。

  让我们读一读唐朝宰相裴度撰写的《刘府君神道碑铭》中的一段文字:刘太真“以贞元八年三月八日薨于余干县之旅馆,春秋六十八。……以言归兆域,未叶蓍龟,权窆于丹阳之别墅。至贞元十八年十月十九日,方以理命葬于宣城郡溧水县方墟之古原。”我对这段不算太难懂的文言文再作一点注释,“兆域”即坟地,“以言归兆域”意思是说,按刘太真的生前交代回祖坟归葬;“未叶(xié)蓍龟”即不合卜筮,意思是阴阳先生推算,认为当即归葬不利,所以就暂时停丧在“丹阳之别墅”;十年以后,才“以理命”,即按刘太真临终神志清醒时留下的遗嘱,葬到溧水柘塘(古方墟)。在这段碑文中,裴度再三强调,葬回溧水方墟是刘太真生前的强烈愿望。刘太真眷恋生斯长于斯的故乡,死后一定要归葬于斯。毫无疑问,刘太真是唐代溧水人。

  刘太真,祖籍彭城。永嘉(公元307年---313年)末年,晋王室仕族南迁,刘家迁至金陵,但不知何年迁来溧水。一代祖刘悱,为隋伏波将军、贵阳太守;高祖刘关,为襄州别驾;曾祖刘轸,为皇州刺史;祖父刘际,为洪州录事参军;父亲刘若筠,虽是读书人,但未入仕途,死后因其子为显宦,朝廷赠封谏议大夫。其兄刘太冲,比刘太真早一年考中进士,当时兄弟俩接连中举,曾使京城轰动。刘太冲在“安史之乱”时曾做过平原太守颜真卿的从事。代宗朝宝应年间(公元762年---763年),颜真卿任吏部侍郎,曾“超升等第”提拔过刘太冲,但刘太冲才不偶命,仕途蹭蹬,一直蹉跎卑位,竟然落魄而困守家园。颜真卿曾因受宰相元载排挤,贬为夷陵别驾,后迁任庐陵刺史,赴任时特意取道溧水蒲塘。很有可能刘太冲赶到蒲塘与颜真卿相见,也或许刘太冲将颜真卿请到了自己家中,并告诉他自己打算西游。颜真卿当即泼墨挥毫,写下了《送刘太冲叙》,这是书法史上的盛事。《送刘太冲叙》是法帖瑰宝。《叙》文中有对刘太冲兄弟的赞扬:“果行洁修,斯文彪炳,鄂不照乎栘华”,“冲与太真嗣家声于后”;有对刘太冲的勉励:“冲之西游,斯有望矣”,“勖哉之子!”可见颜真卿对刘家兄弟的赏识与厚爱。

  刘太真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正统教育,十五岁就开始自觉勤奋读书,二十岁时道德修养、文章才华已为时人称颂,裴度在《刘府君神道碑铭》中这样称道,“公十有五而志于学,弱冠以行义修洁,词藻瑰异,名声藉甚于诸公间。”刘太真青年时师事萧颖士。萧颖士,字茂挺,兰陵人。“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对策第一,……名播天下,号萧夫子。”“倭国(日本)遣使入朝,自陈愿得萧夫子为师者,中书舍人张渐等谏不可而止。”萧颖士为人鲠直,学问大,脾气也大。即使是宰相李林甫,他也不买账;客居金陵时,永王李璘招他入幕,他也不与理采。天下想投到他门下、拜他为师的人不计其数,但萧夫子“才高意广,诱接甚寡”。不过,萧颖士一见到刘太真,“便延之座右,以孔门高第不在兹乎?”刘太真成了萧颖士最得意的门生。萧颖士说“吾尝谓门弟子有尹征之学,刘太真之文,其首选焉。今春连茹甲乙,淑问休阐,为时之冠。”刘太真在天宝年间于镇江初见萧颖士,然后追随他到京师,直到天宝末年考中进士以后,回乡省亲,才离开老师。萧颖士写下了《赠刘太真叙》,并赋《江有归舟》一首为之送行。

  刘太真约在天宝末年前后中进士。唐代举子考中进士并不是立即就有官做,还得经过吏部铨选,有人中举后多年不得任职,在家待业,或入藩镇幕府。而刘太真中举后仅十多天,朝廷就征召他典校秘书。“且驰传陇首,领元戎书记之事。”金榜题名,随即又成为朝廷命官,“声动日下,浃于寰外。”当年夏五月(农历),告假回乡,省视父母。刘太真回到家乡不久,“安史之乱”便爆发了,紧接着两京失守。京城回不去了,官也做不成了,“安史之乱”期间的前后十年,刘太真一直待在家乡,潜心读书,侍奉父母。“属被虐虏包祸,中原俶扰,潜心坟素,退迹村庐,乐以忘贫,安乎终养。”直到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由江淮宣慰使、御史大夫李季卿荐举,刘太真出任左卫兵曹。永泰二年(公元766年)河内副元帅、太尉李光弼,慕名邀请刘太真入幕协助自己,“辟命诏书,叠至门里”,任他为大理评事。刘太真满怀感激,溯淮北上。但他考虑到战乱未平,离家太远,家中父母无人照顾,于是中途归棹,又返回家乡。

  刘太真孝敬父母,友于兄弟。裴度在《刘府君神道碑》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刘太真的父亲曾经因热疾而生毒疮,医生告诫,手不可触摸,但刘太真竟然用嘴去取吮吸脓血。有一次,他和大哥一起去县城买了一些新鲜菜肴回来,这时天快黑了。半路上,突然遇到个拉开弓箭拦路抢劫的强盗,刘太真赶忙告诉那人自己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并且说身上所有的东西你任意拿走,只是不要伤害我哥哥。强盗一听,大为惊恐,说,我不知道你们是刘家兄弟,非常惭愧,落荒而逃。刘太真的言行,“故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浙西观察使、御史大夫李栖筠听到这些事,向朝廷举荐他为常熟县令。在常熟做县令时间不长,母亲病故,他哀痛至极,辞官回家为母亲守孝。三年服除,约在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浙东观察使、宣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陈少游请他到宣城任职。刘太真本不想离开父亲身边,但考虑到陈少游对自己的厚爱,尤其是对父亲的敬重。四时八节陈少游派人向刘太真的父亲送礼、问候不绝于道,于是刘太真就答应了陈少游,去宣城任职。陈少游表奏朝廷,授刘太真监察御史。在宣城任上,很得陈少游倚重,陈少游既是他的上司,又是他的朋友。所以刘太真心情很愉快,在宣城经常游历山水,饮酒赋诗,其中一首题为《宣州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古壁苔》:“冉冉温寒泉,绵绵古危壁。光含孤翠动,色与暮云寂。深浅松月间,幽人自登历。”不久,陈少游移镇扬州,刘太真又随陈少游去扬州任节度判官,再升任为侍御史。他为官勤勉,努力报答陈少游的知遇之恩。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唐德宗李适即位。李适在治理国家方面算得上是个窝囊的皇帝,但他在文学上却很有些才能,史称“天才秀茂,文思雕华”、“颇负经纶”,因而像刘太真这样名闻天下的饱学之士立刻得到了唐德宗的青睐。德宗一即位,就征拜刘太真为起居郎,时间不长让他改任尚书司勋员外郎,不久又任他为吏部员外郎,参与对官员的考核。刘太真凭他的学识与才能,很快流誉朝野,裴度称刘太真在吏部任职,“综核品流,练达程式 ,藏奸立见,析滞如流,名著南宫,望归西掖。”德宗皇帝非常赏识刘太真的才干,又升任他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国家典章、朝廷诏诰、皇帝圣旨,多出之刘太真之手。刘太真进京以后一路顺风,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又“以称职赐绯鱼袋”,绯鱼袋是唐代四品官员的佩带。刘太真进京三年,四次迁升,从八品郎官到知制诰、佩绯鱼袋,成为四品大员,真可谓扶摇直上。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夏,刘太真升任中书舍人。是年冬十月丙午,泾原节度使饶令言师出京城,至浐水,士兵哗变,倒戈谋叛,饶令言无法掌控局面。第二天,德宗皇帝派晋王装了两车彩缯前往安抚,但军队已冲进皇宫,陈兵丹凤阙下;德宗赶紧召唤神策军抵抗,可是神策军一个也不来,唐德宗只好带着太子、诸王、公主、嫔妃一百多人仓皇出逃。当晚逃到咸阳,德宗匆匆吃了几勺饭,又连夜逃窜,逃到了西北小镇奉天(今陕西乾县,非东北之奉天)。叛军剽劫京城,迎来朱泚做元帅。朱泚自称太尉,住进了含元殿。德宗皇帝是大唐王朝三个逃难的皇帝之一,面对蓬头垢面的嫔妃媵嫱,丧魂落魄的王子王孙,我想这一路上威风扫地的大唐九五之尊应该感慨良多。而在为数不多的扈从官员中,就有刘太真。刘太真弃家不顾,一直守在德宗皇帝身边,陪德宗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这也难怪德宗皇帝日后对刘太真格外信任。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六月,李晟收复京师。凡扈从皇帝赴奉天的官员及收复京城的将士,朝廷均赐名“奉天定难功臣”。毫无疑问,刘太真也是奉天定难功臣。是年,刘太真升任工部侍郎,赐金紫(金印紫绶,赐给三品以上官员)。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一蹶不振,又经过肃宗、代宗两个昏君的统治,强盛的唐帝国更是江河日下,德宗朝,仍是朝政腐败。德宗登基后,用卢杞做宰相,而卢杞为人阴险奸诈,是继元载、李林甫之后的又一个奸相,这使得朝野不平,加上德宗本人猜忌刻薄,各地藩镇纷纷叛乱。连续几年水旱频仍,飞蝗蔽天,物价腾踊,京城又接连发生地震,经济崩溃,国库空虚。连年战争,军费开支浩大,朝廷拼命搜刮百姓。农村是“征税多门,乡邑凋耗”;京城是“大索京畿富商,刑法严峻”,“京城嚣然,如被盗贼”;天下谣言蜂起,人心不稳;“奉天之难”的发生决非偶然。好在“奉天之难” 多少使唐德宗受到了一点教训。为了收拢人心,朝廷决定选派老成能干的官员充当宣慰使,去各地赈灾安抚,刘太真被选中。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刘太真充任河东泽、潞、恒、冀、易、定等道赈给宣慰使,前往河南、河北等地安抚百姓。当年,刘太真又转任刑部侍郎。

  刘太真任刑部侍郎两年后,于贞元三年(公元787年)又改任礼部侍郎,执掌天下贡举,主管进士考试,为朝廷选拔人才。这是一个非常荣耀的职务,使刘太真的人生到达辉煌的顶峰,但这也是最招物议、最惹麻烦的差使,也为刘太真的贬谪埋下了祸根。

  贞元四年(公元788年),这年是多年荒灾后难得的一个丰收年。秋九月,德宗皇帝于曲江亭大宴群僚,并赋六韵《重阳赐宴诗》,让群臣毕和,然后德宗皇帝亲自品定优劣。结果,以刘太真、李纾为上等,鲍防、于邵为次等,张濛 等三十六人又次之。《旧唐书》称:“太真长于诗句,每出一篇,人皆讽诵。”刘太真生前应该写有大量的优美诗篇,很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佚而不见流传,《馆阁书目》载,仅有文集三十卷存世,这与刘太真身后萧条,无子翤为之积集梓行有关。

  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三月,刘太真被贬为信州(江西上饶)刺史。《旧唐书》上说,刘太真之被贬,罪名有两条:一是“掌贡举,宰执姻族,方镇子弟先收擢之。”二是“常叙少游勋绩,拟之桓、文,大招物议。”《唐语林》也载“刘太真为陈少游行状,比之齐桓、晋文,时议喧腾。后贡院用情,追责前事,贬信州刺史。”因这两条罪状而遭贬,刘太真实在有些冤枉。

  德宗朝,宰执炙手可热,藩镇气焰熏天,谁敢得罪?连德宗皇帝也是一味姑息。比如李怀光,其反状已明,德宗不但不加以制约,反而以“封太尉、赐铁券”去笼络。结果李怀光不领情,将铁券扔到地上,德宗皇帝也不敢发怒,却是派翰林学士陆贽去好言劝慰。刘太真不是个刚烈不阿的人,《旧唐书》说他“性怯懦诡随”,这是含贬义的,意思是说他是一个胆小谨慎,会见风使舵的人,我想这可能是比较符合刘太真的性格实际的。刘太真长期(前后达十年)做藩镇幕僚,又长期(正好是十年)为皇帝近臣,他只能是惟命是从,看别人眼色行事。他一个礼部侍郎怎能挡得住在科举考试中那些宰执、方镇们为姻族、子弟开后门。那些连皇帝都向他陪笑脸的人,刘太真岂敢冒犯?这让刘太真非常愁苦犯难,他在《贡院寄前主司萧尚书听》中描述了自己当时的焦虑,认为只有他的前任、经历过此事的萧听能够理解他的痛苦:“独坐贡帏里,愁心芳草生。山公昨夜事,应见此时情。”《唐摭言·误放》中写了这样一件事,那年考试结束,准备放榜,刘太真先将及第名单送给宰相看。宰相一看,名单中有一朱姓举子,认为朱泚为逆,立即要刘太真将这个姓朱的换掉。也不管这个考生学识如何,与朱泚是何关系,就仅仅因为他姓朱。刘太真大为惊恐,只好换上那个曾经唐突过自己、名叫包谊的人。由此可知,当时的科举,谁该及第谁该落第,并不由掌管贡举的礼部侍郎说了算,掣肘的实在太多!然而录取不公,天下怪罪的只是你这个掌管贡举的刘太真。裴度对这件事作过分析评论,我认为是很中肯的。他说:“适值时栋变更,怒不在公而及于公矣。遂因嚣嚣之口,成是贝锦(即谮言)。”刘太真也想“秉公心而排众议,履正道而杜私门”,但在那个年代他做不到。他只能背上“贡院用情”罪名,离开京城,远赴信州做刺史。

  我们再来看看刘太真将“少游拟之桓、文,大招物议”是怎么回事。刘太真曾追随陈少游从宣州到扬州,两人有多年老交情。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五月,陈少游调任淮南节度使,当年十一月死在淮南节度使任上。陈少游死后,作墓志铭需要家人或请死者生前熟悉的人,写一份行状,介绍死者生平事迹。刘太真在这份“行状”中,对陈少游大加颂扬,把他比作春秋时的霸主齐桓公与晋文公。这个比方当然是不太妥当,但古人谀墓文字也太多了,为什么刘太真出于感恩写了这几句话就大招非议呢?这与御史中丞窦参有关。窦参做大理司直时,到江淮一带办案,住进扬州,作为朝廷钦差,地方官员应该出城迎接。可是当时的扬州节度使陈少游骄横惯了,根本不把窦参放在眼里。窦参在扬州遭受冷遇,心生怀恨,当即派人去责备陈少游。陈少游也有些懊悔,赶紧去拜访,但这时窦参已经离开扬州回京城。窦、陈恩怨就这样结下了。陈少游坐镇一方时,谁也奈何他不得,德宗为了笼络他,还不断给他加检校司徒、检校司空的头衔。陈少游一死,这只死老虎谁还怕!偏偏这时陈少游的儿子陈正仪向朝廷提出袭封,窦参知道这个消息,认为报仇的时机到了。他在尚书省大门上大书:“陈少游位兼将相之崇,节变艰难之际,君上含垢,愚子何心,辄求袭封。”这件事在京城造成了轰动。陈少游的儿子当然不敢再求袭封了,吓得赶紧回家。作为陈少游的老部下,又在行状中把他比作齐桓、晋文,很快,朝野议论集中到刘太真身上,这就是刘太真倒霉的另一个原因。

  刘太真在京城已是心力交瘁,所以对于被贬信州,也不太在意,虽然多少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感觉是解脱。刘太真在信州做了三年刺史,为政易简,苛刑不用,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后刘太真病逝于江西余干县。刘太真没有儿女,由过继的儿子刘讽主丧,将灵柩从余干县运到丹阳。刘讽不久又病故,其子刘祐才四五岁,刘太真的遗孀李氏晚景凄凉,无力归葬刘太真。十年后,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刘太真的门生:谏议大夫杜羔、中书舍人裴度、殿中侍御史李修、光禄少卿卢长卿、右司郎中韦乾度、工部郎中李君何、浙东观察团练使李逊、黔中观察经略使李道古、泽州刺史卢顼、嘉州刺史王良士、复州刺史郑群、沔州刺史严公弼、慈州刺史刘元鼎、侍御史田伯、殿中侍御史卢璠、马逢、监察御史冯鲁、杨巨源、栎阳县令麻仲容、蓝田县令崔立之、盩厔县尉麴澹等人,共同商量谋划,将恩师停丧于丹阳别墅的灵柩迁葬到溧水柘塘刘墓村(村因刘太真墓得名,今村名不存),并为恩师树碑立传,碑文由裴度(文宗朝任宰相,封晋国公)撰写。裴度的这篇碑文写得非常好,共同表达了门生对恩师的怀念与哀思,也使刘太真获得了极大的哀荣。

  为了纪念这位先贤,溧水人在柘塘建了刘府君庙,刘府君庙也叫刘公祠,刘太真被奉为柘塘神。刘公祠南宋端平丙申年(公元1236年)重修,在修祠时,有个漆匠喝醉了酒,对神大不敬,结果这人某天晚上上吊自杀了。县尉陶季治来验尸,就一把火将刘公祠烧毁。以后,这里出现种种怪异,地方不太平。于是,当地人濮智明倡议重建刘公祠,淳佑甲辰(公元1244年)修建成功,濮智明的儿子濮桂发请杜子源写了《唐礼部侍郎刘公祠记》。刘公祠直到清朝才毁掉,今天也不知遗址在何处。

刘太真简介 刘太真生平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作者相关推荐

李昴英简介 李昴英生平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
李昴英简介 李昴英生平
2023年10月29日

林藻简介 林藻生平

林藻,生卒不详,字纬乾,莆田人。唐贞元七年(791)应试《珠还合浦赋》,辞彩过人,受到主考官杜黄裳的赏识,认为他“有神助”,终得进士及第,官至岭南节度副使。林藻与其胞弟林蕴都以善书
林藻简介 林藻生平
2023年10月28日

倪谦简介 倪谦生平

倪谦(1415年~1479年),字克让,号静存,南直隶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原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授编修,曾出使朝鲜。天顺初,累迁至学士,侍太子
倪谦简介 倪谦生平
2023年10月29日

刘珝简介 刘珝生平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刘珝简介 刘珝生平
2023年10月28日

朱祐樘简介 朱祐樘生平

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
朱祐樘简介 朱祐樘生平
2023年10月28日

胡深简介 胡深生平

胡深(1315-1367年),字仲渊,处州龙泉人(也有记载为现在浙江省缙云上坪村),元末明初著名将领。聪颖而有智谋,精通经史百家之学。至正十九年(1359)冬,朱元璋命胡大海部取处
胡深简介 胡深生平
2023年10月28日

章纶简介 章纶生平

章纶(1413年—1483年4月28日),字大经,温州乐清(今乐清雁荡山北麓南阁村)人。明代名臣、藏书家。祖先原为乐清北阁吴氏,后出继南阁章氏,遂以章为姓。正统四年(1439年)章
章纶简介 章纶生平
2023年10月29日

毛伯温简介 毛伯温生平

(1482—1545)明江西吉水人,字汝厉,号东塘。正德三年进士。授绍兴府推官。嘉靖中累官刑部尚书,改兵部,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安南内乱,朝议用兵,伯温奉命南征,年余不发一矢,终于和
毛伯温简介 毛伯温生平
2023年10月29日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内容

热门文章

  • 蹴鞠行原文、翻译和赏析
    蹴鞠蹴鞠,落花随轴。上巳清明,新妆袨服。醉脱红锦靴,倦入青楼宿。射堂走马回鸡,一入场日易西。高足遥过飞鸟上,游丝飘絮却嫌低。
  • 独游清凉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祇洹出人境,暇日聊探寻。残雪覆檐瓦,不知春气深。稍稍水鸣涧,淅淅风生林。澹然冥群想,对此松柏阴。萝月自延赏,山禽多夕吟。孤亭峙空祭,更指遥峰岑。
  • 喜遇刘二十八偶书两韵联句原文、翻译和赏析
    病来佳兴少,老去旧游稀。笑语纵横作,杯觞络绎飞。 ——裴度清谈如水玉,逸韵贯珠玑。高位当金铉,虚怀似布衣。 ——刘禹锡已容狂取乐,仍任醉忘机。舍眷将何适
  •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原文、翻译和赏析
    东风香草路,南客心容与。白皙吴王孙,青蛾柳家女。都门数骑出,河口片帆举。夜簟眠橘洲,春衫傍枫屿。山阴政简甚从容,到罢惟求物外踪。落日花边剡溪水,晴烟竹里会稽峰。才子风流苏伯玉,同官
  • 形容初夏的诗句20首,遇见初夏好时光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本诗作于1070年,王安石变法第二年,司马光因反对变法被贬出京,退居洛阳。此诗作于当时,暗示了对当局的不满。
  • 重庆中医药学院师资力量 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及位次
    对于想要报考重庆中医药学院的考生来说,知道重庆中医药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庆中医药学院2023年各省录取分数线及位次,其中重庆中医药学院在重庆的投档最低分为492,对应录取位次为12593。
  • 韩世忠简介 韩世忠生平
    韩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
  • 唐琬简介 唐琬生平
    唐琬(1128~1156),又名婉,字蕙仙,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与唐琬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与唐家订亲。陆游十九岁(绍兴十四年)与唐琬结合。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
  • 2022年高一军训感悟简短(精选10篇)
    2022年高一军训感悟简短(精选10篇):文章摘要:天是冷的,但血是沸腾的。练习走齐步的时候,起先,我们走得又不整齐也没有力量,大家也都愁眉苦脸,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高一军训感悟简短,仅供参考,欢迎
  • 以所携剑赠容甫原文、翻译和赏析
    匣中鱼鳞淬秋水,十年仗之走江海。尘封锈涩未摩挲,一道练光飞不起。相逢市上同悲吟,今将拂衣归故林。知君怜我重肝胆,赠此一片荆轲心。

精选推荐
外语

  • 资源下载
  • 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