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艺考生、留学生的好帮手-学考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因学习而成长,因学习而成熟

仲兄字文甫说原文、翻译和赏析

仲兄字文甫说

原文

仲兄字文甫说

苏洵 〔宋代〕

  洵读《易》,至《涣》之六四,曰:“涣其群元吉。”曰:嗟夫,群者,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盖余仲兄名涣,而字公群,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而可乎?他日以告,兄曰:“子可无为我易之?”洵曰:“唯。”既而曰:请以文甫易之,如何?

  且兄尝见夫水之与风乎?油然而行,渊然而留,渟洄汪洋,满而上浮者,是水也。而风实起之。蓬蓬然而发乎太空,不终日而行乎四方,荡乎其无形,飘乎其远来,既往而不知其迹之所存者,是风也。而水实形之。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徐逶迤,蜿蜒沦涟,安而相推,怒而相凌,舒而如云,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徐而如缅,揖让旋辟,相顾而不前,其繁如縠,其乱如雾,纷纭郁扰,百里若一。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磅礴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濆旋倾侧,宛转胶戾,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跃者如鲤,殊状异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风行水上涣”,此亦天下之至文也。

  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 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是其为文也,非水之文也,非风之文也。二物者,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物之相使而文出于其间也。故曰,此天下之至文也。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 刻缕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论乎自然。故夫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

  昔者君子之处于世,不求有功,不得已而功成,则天下以为贤; 不求有言,不得已而言著,则天下以为口实。呜呼! 此不可与他人道之,唯吾兄可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读《周易》看到《涣》的六四卦,卦辞说:“消除群众的灾害,大吉大利。”我说:“唉!群众,这是圣人想要消除他们的灾害,以便统一天下的。”我的二哥名叫涣,表字公群。那他就是以圣人所要解散、消除的各种祸害自许了,可以这样做么?有一天,我把这些告诉二哥。二哥说:“你可不可以替我改改表字?”我说好。过了一会儿又说:“请用文甫来代替原来的表字,可以么?”

  二哥曾见到那水跟风相互作用么?自然而然地流着,停下来就显得很深很深,风平浪静、一片汪洋,涨得满满、浮动前行的,这是水啊!实际上是风激起它。呼呼风声来自太空,不到一天就已走遍四方,摇摇荡荡没有形状,飘飘然从远方走来。已经走了,但是找不到它留下的遗迹。这是风啊!可是水能显现它。如今风和水在一个大湖里相遇。水浪曲曲折折,波纹蜿蜒弯曲,平静时就相互推动,发怒时就相互冲犯,舒缓时就像云朵,收缩时就像鱼鳞,快速波动时就像马在奔驰,缓慢时就像在远处,彼此以礼相让、旋转回避,相互对视、谁也不敢前进,繁密的样子像绉纱,混乱的样子像弥漫的大雾,纷纷连连。有时停滞,有时波起,百里以内都是一样。风急流速、顺流而下到了沧海边,波澜壮阔、澎湃汹涌、怒号相压,水波纵横交错,相互连结,在天空里放纵恣肆、在无边无际的海上摆荡,横着流过去又倒着折回来。大水喷涌回旋,翻起倾倒。水浪宛转回环,曲曲折折,旋转的像车轮,环绕的像带子,波浪矗立的像烽烟,奔涌向前的像火苗,跳动的像白鹭,腾跃的像鲤鱼,奇形怪状、姿态万千,风和水最值得观赏的景象全都展现了。所以卦辞说风在水上吹行就是涣,这也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啊!

  然而风和水,难道有意要形成文章么?他们无意中形成文章,事先没有约定就互相遭遇了,那么文章就产生了。这里的文章,不是水面的文章也不是风吹的文章。这两样东西,不能形成文章,可是不得不形成文章。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文章就在他们中间产生了,所以说这是天下最好的文章。如今的玉,颜色柔和润泽,并不是不美丽啊!可是它不能形成文章。雕刻刺绣之类的花纹,并非不是花纹,却不能把这样的花纹和自然产生的花纹相提并论。因此,天下没有刻意追求而产生文章的,只有水和风而已。

  以前,君子生活在世上,不要求有什么功业,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功成名就了。天下人就认为他是个贤人。不要求有什么言论流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言论就流传了。天下人就把这些作为立论的资料。唉!这种道理是不能对别人讲的,只有我的哥哥可以。

注释
仲兄:二哥,指苏涣
字:取表字。古人有名有字,“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甫:古代男子的美称。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涣:《周易》中的卦名。
六四:指涣卦第四爻的爻辞。
涣其群元吉:这是涣卦第四爻爻辞。元吉,大福,大吉利。
混一:统一。
涤荡:洗荡、清除。
油然:水流舒缓的样子。
渊然:水深而静止的样子。
渟洄(tíng huí):水积聚而不流通。
蓬蓬然:风初起的样子。
水实行之:意谓风的形貌实际是由水的动态表现出来。
泽:聚水的洼地。
陂(bēi):堤岸。
纡徐逶迤:曲折向前的样子。
蜿蜒:弯曲的样子。
沦涟:风吹水面所激起的波纹。
凌:侵犯,引申为交错。
蹙:急迫,密集。
徐:慢。缅:遥远。
旋辟:逡巡、退让不前。
縠(hú):绉纱一类的丝织品。
郁扰:丛聚纷乱。
汩(yù)乎:水流迅疾的样子。
绸缪:连结,紧密缠缚。
掉乎无垠:掉,摆动。垠,边际。
横流逆折:横流,水行不由河道,指泛滥。逆,逆流。折,折流,水流转弯。
濆(fén)旋:大水涌起旋转。濆,水波涌起的地方。
胶戾:环旋的样子。
萦:缠绕。
燧:古代告警的烽烟,烟很直。
风行水上涣:这是涣卦的象辞。
至文:语意双关,既指风吹水面而形成的最美的波纹,又指天下最好的文章。
温然:玉色温润柔和。
刻镂:雕刻。
组绣:编织刺绣。
无营:不刻意经营,谓其自然而生。
口实:话柄,谈话的资料。

创作背景

  苏洵的仲兄即苏涣,仁宗天圣二年(公元1024)进士及第。官至都官郎中、利州路提点刑狱。为官谨正,有“循吏”之称。苏涣初字“公群”,后由苏洵易为“文甫”。为了说明替兄改字的来由和意义,苏洵特作此文。

赏析

  这是一篇文论。文章首段叙述仲兄苏涣易字“文甫”的故事;第二段里,作者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水与风各自的形状,进而述说风水相遇的情景;第三四段里,作者紧密联系水风相遭的景观,论述二物相遭,无意而成文,表面是评论水的波纹,实际是在品评文章,借自然景观的美与丑来论述文章的高下,在轻松自然中论述了严肃的写作理论。文章词藻华美,描写穷形尽相。刻画水之态、风之状,以及风水相激的壮观,铺陈夸张,妙喻连篇,绘声绘色,气势磅礴。

  作者首段从仲兄易字“文甫”谈起,借题发挥,用“风水相遭而成文”作比喻,详尽述说了他对文章写作过程的认识。文章开头是叙述“易字”的原委。作者读到《周易》“涣六四”时,看见“涣其群,元吉。”于是想到仲兄名涣,字公群,正好与《周易》中的这句话相应。作者就把自己的想法对仲兄说了,仲兄要求作者替自己换一个字,作者允诺,并且将字“公群”换成“文甫”,问仲兄同意否。于是作者就这个“文”字展开了一番精彩的论说。

  文章的第二段,作者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水与风各自的形状。作者给风与水的形状作过描述之后,进而述说风水相遇的情景。“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而风水之极观备矣。”“纡馀委蛇”“蜿蜒沦涟”这两个四字句都形容水流的样子。下文的三对四字句则是两两相对。“安而相推”对“怒丽相凌”;“舒而如云”对“蹙而如鳞”;“疾而如驰”对“徐而如缅”这三个四字对句,文字工整,内容充实,并非为对而对,描述了水与风相遇时可能出现的六种状态,是不可多得的佳句。作者用了几个对句之后,笔锋一转,又换成另外一种句式,不再用对句的形式:“汩乎顺流,至乎沧海之滨,磅礴汹涌,号怒相轧,交横绸缪,放乎空虚,掉乎无垠,横流逆折,渍旋倾侧,宛转胶戾”,用过这些一般的四字句之后,又转换了句式:“回者如轮,萦者如带,直者如燧,奔者如焰,跳者如鹭,跃者如鲤”,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多方面展示了水与风“相遭”的景观。在这段“风水之极观备矣”的生动描述中,作者基本用了四字句,但“一定”之中又有“不定”,句式多次变换,一会儿是四字对句,一会儿是四字句的比喻句,使这段描述从形式上看是整齐而不呆板,静中有动,读来趣味横生,引人入胜。

  作者在文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水与风相交的各种景观,也是“意在言外”。“然而此二物者,岂有求乎文哉?无意乎相求,不期而相遭,而文生焉。”可见求“文”生之源才是作者的真实用意。作者认为风水的波纹,既不是水造成的,也不是风造成的,而是风水相遇,偶然得之。作者还认为这种文堪称“天下之至文也。”文章中,“文”既指水的波纹,又指文章。至文,实际就指最好的文章。作者还说:“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与论乎自然。故失天下之无营而文生之者,唯水与风而已。”意思是玉没有内在的美,不能成为文;雕刻刺绣的工艺品,也失去了自然之美,也不能称之为文。世上没有经过雕琢的东西就只有风与水,也只有这二物相遭才能形成真正的“文”。言外之意,最好的文章则是出于自然的文章。这段文字,作者紧密联系水风相遭的景观,论述二物相遭,无意而成文,表面是评论水的波纹,实际是在品评文章,借自然景观的美与丑来论述文章的高下,在轻松自然中论述了严肃的写作理论,这本身就是“自然天成”,匠心独运。

  这篇文章借为仲兄易字,阐发了作者对文章的审美观。在描绘风水相遭的自然景观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四字句及四字对句和四字句的比喻句,使文章形式产生一种动静相和的美感。另外,文章在描述风水相交的自然景观时,融进了作者对文章写作过程的看法,二者结合紧密。作者崇尚自然、反对雕琢的思想在文中得到充分体现。这篇文章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展示作者文章理论的佳作。

作者简介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北宋文学家,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苏洵诗文 ► 苏洵名句

仲兄字文甫说原文、翻译和赏析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诗词相关推荐

大秦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寺废基空在,人归地自閒。绿苔昏碧瓦,白塔映青山。暗谷行云度,苍烟独鸟还。唤回尘土梦,聊此弄澄湾。
大秦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年11月07日

烟雨原文、翻译和赏析

凉气先秋至,重阴接望迷。有无山远近,浓澹树高低。鸟雀枝间露,牛羊舍北泥。支颐政愁绝,风雨过前溪。
烟雨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年11月07日

和吕介甫原文、翻译和赏析

山下三秋雨,山中六月凉。树林溪谷暗,花药小阑香。梦破风开卷,诗成鸟送觞。红尘多内热,政尔救头忙。
和吕介甫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年11月07日

父老原文、翻译和赏析

老去宦情薄,秋来乡思多。遥怜桑垄在,无奈棘林何。白水青沙谷,黄云赤土坡。几时随父老,社酒太平歌。
父老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年11月07日

光林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烟浮霜塔闭禅关,今落先生杖屦间。碧水同来弄明月,黄尘不解污青山。因缘多自成三宿,物我终同付八还。欲识光林全体露,松花落尽岭云閒。
光林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年11月07日

上白塔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睡饱枝筇彻上方,门前山好更斜阳。苔连碧色龟趺古,松落轻花鹤梦香。身世穷通皆幻影,山林朝市自閒忙。帘幡不动天风静,莫听铃中替戾冈。
上白塔寺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年11月07日

张广文消摇堂原文、翻译和赏析

方寸閒田了万缘,大空物物自翛然。鹤凫长短无馀性,鹏鴳高低各一天。身内江湖从濩落,眼前瓦砾尽虚圆。叩门欲问姑山事,龙瞽由来愧叔连。
张广文消摇堂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年11月07日

侯右丞云溪原文、翻译和赏析

功成何许觅菟裘,天地云溪一钓舟。梦破烦襟濯明月,诗成醉耳枕寒流。西风归兴随黄鹄,皎日盟言信白鸥。政恐苍生未忘在,草堂才得画中游。
侯右丞云溪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3年11月07日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内容

热门文章

  • 312分可以上的专科大学有哪些 怎么填报志愿
    高考取得312分这个成绩,在报考专科大学时其实有不少选择空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办学性质的院校,考生可以报考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国排名741)、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全国排名122)、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651)等学校。
  •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民族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秋七年级地理生物期中试题(图片版含生物答案)
    生物参考答案选择题:11-15 CCACC 16-20 CACBB非选择题:25.(1)细胞 (2)林奈 (3)湿地 (4)新陈代谢 (5)较大(6)循环26.(1)物种 (2)遗传 (3)竞争(4)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5)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有发达的根、
  • 李伯时醉卧图诗帖赞原文、翻译和赏析
    猗龙眠,本书仙。工而妍,画亦然。醉之趣,醒不传。题此诗,比逃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费孝通将传统中国概念化为“乡土中国”,源于他的“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观察,熟人社会、差序格局、礼治秩序、无讼政治等是他对这一社会形态一般化的主要概念。经过近百年的结构变迁,中国的城乡关系终于在2003~2010期间出现革命性的跃迁,进入“城乡中国”阶段。其依据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农民与村庄的关系从此发生根本变化,而牵引这场转变的是“农二代”——这批继续他们上
  • 西施舌原文、翻译和赏析
    海上凡鱼不识名,百千生命一杯羹。无端更号西施舌,重与儿曹起妄情。
  • 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原文、翻译和赏析
    呦呦食苹鹿,常饮清泠川。但悦丰草美,宁知牢馔鲜。主人有幽意,将以充林泉。罗网幸免伤,蒙君复羁牵。高堂列众宾,广座鸣清弦。俯仰转惊惕,裴回独忧煎。缅怀云岩路,欲往无由缘。物各有所好,
  • 2024湖南科技学院学费多少钱一年 各专业收费标准
    湖南科技学院各专业每年学费变化不大,由于2024年湖南科技学院学费还没有公布,小编根据2023年湖南科技学院招生计划整理,湖南科技学院一年学费在3800元-6000元,具体各专业收费标准如下,希望对高考生们有所帮助,2024年湖南科技学院学费如有变动,以学校官网最新公布的信息为准。
  • 頔上人索春间诗轴以臂疼未能录去姑以偈语展原文、翻译和赏析
    转盼湖山忽半年,春莺啼处起秋蝉。诗囊未倒真成债,道眼相看总是禅。壮士不甘弓挂壁,病翁犹有笔如椽。少须定赋茅斋约,恐掉头吟聒夜眠。
  • 临江仙原文、翻译和赏析
    秋去津亭无一事,坐来几叶丹枫。渡头车马故尘空。自然憔悴尽,不敢拟题红。摇落正关迟暮计,赴寒暝色匆匆。眼前何物最情浓。鲈鱼应自好,残日树声中。
  • 如图甲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倾角α=37°的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
    如图甲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倾角α=37°的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随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1)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1和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a2;(2)经过多长时间物体恰好停在C点?(3)物体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精选推荐
外语

  • 资源下载
  • 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