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高中阅读训练附答案二则
2023-10-10 00:21:19 学考宝 作者:佚名
第一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Z咎如①,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②,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③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岔K④,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节选自《春秋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有删减)
注: ①�Z(qián)咎如:春秋少数民族赤狄的一种。②块:土块。③离:通“罹”,遭受。④�玻è�o):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K(jiàn):马上盛弓的器物。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B. 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C. 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D. 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稽首,指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是古代汉族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
B.“及齐,齐桓公妻之”一句中的“妻”是为动用法,是“为(他)娶妻”的意思。
C.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乘是战车的单位,四马一车为一乘。战车每车载甲士三名,按左、中、右排列。如“千乘之国”中的“乘”。
D.“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中的“殆”是“危险”的意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重耳逃亡期间娶了叔隗,后将到齐国,便让叔隗25年后再嫁,叔隗没有应允。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他二十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郑国,郑文公没有礼待他,这也是晋国后来与秦国围攻郑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D.重耳逃到楚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7.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5分)
⑵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5分)
第二则: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①, 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 司空季子。
狄人伐�Z咎如②,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俦、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 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藁�K,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 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③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匾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 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节选自《左传》)
【注】①校:较量、对抗。②�Z咎如:狄族的一个部落。③唐叔:晋国始祖,周成王之弟,封于唐,其子改国号为晋。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 保:保护
B.以叔隗妻赵衰 妻:嫁给
C.薄而观之 薄:靠近
D.晋公子广而俭 广:指志向远大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其奔也 其可怪也欤
B.处狄十二年而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出于五鹿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姜与子犯谋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耳在国内大乱中逃亡到狄,一住十二年。到齐国后又贪图安逸,一住五年,从者谏,姜氏劝,他都无动于衷。这些既显出他贵公子的劣根性,也说明他胸无大志。
B.重耳面对楚王送他回国所开出的条件,先是拒绝,后被逼问,便恼羞成怒说若两军相遇只肯退避三舍,再不行就开打,这反映出他缺乏大局观,在政治上不够成熟。
C.在长期的流亡磨难中,重耳在逐渐成长。在秦国娶公主,他一不小心得罪了妻子,见她发怒,赶紧脱去上衣自我拘囚请罪,以免因夫妻口角而影响秦国对他的支持。
D.这篇文章记录的时间漫长、事件众多,但精于剪裁、善于组织,清晰叙述了一个落难贵公子经历磨难成长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过程,为他后来成为霸主作了铺垫。
20.用“/”给文末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公 子 降 拜 稽 首 公 降 一 级 而 辞 焉 衰 曰 君 称 所 以 佐 天 子 者 命 重 耳 重 耳 敢 不 拜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子盍蚤自贰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则:
参考答案:
4、(3分)C
5、(3分)D(殆:大概、恐怕)
6、(3分)C(A重耳娶的是季隗。B重耳是被妻子和子犯灌醉后送他离开的,四马一车为一乘,这里应为八十匹马。D楚成王只是礼待并未用对待诸侯的礼节,原文“子玉请杀之”并不能证明子玉被激怒了,也可能是他有远见卓识,意识到了威胁,所以子玉动了杀机。)
7、①(5分)(他们)将要离开齐国,于是在一棵桑树下策划,一位养蚕采桑的女奴隶在树上(听到这件事),就把(策划要走的情况)告诉了姜氏。(状语后置1分,省略句2分,句意通顺2分)
②(5分)公子如果返回晋国,那用什么来报答我?(宾语前置1分,通假字1分,“不谷”1分,句意通顺2分)
第二则:
17.A.保:依靠。
18.C.介词,至,到达。 A.副词,表委婉语气,还是/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B.连词,表顺承,相当于“才”/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D.介词,跟/连词,和。
19.B.“恼羞成怒”等赏析有误。事实是重耳被逼问后,便直言两军相遇以退避三舍为礼,决不牺牲本国利益,态度不卑不亢,这说明重耳开始走向成熟,在小事上能克制忍让,大事上决不含糊,表现出从大局着眼的政治家风范。
20. 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21.①子盍蚤自贰焉?——您何不早些表示自己与曹公不同呢?
②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怀嬴恼怒了,说,“秦晋是同等的国家,你凭什么看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