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2024-02-17 08:28:51 学考宝 作者:佚名
题目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 , 博通经史。嘉佑二年 , 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攻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③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④,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
(选自《宋史 苏轼列传》)
【注释】①涂潦:道路泥泞积水。②侪:chái辈。③厉声:高声。④磨勘:古代政府通过勘察官员政绩,任命和使用官员的一种考核方式。
-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B .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C .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D .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比冠,等到行加冠礼的时候。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B . “嘉佑二年”与《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都是干支纪年法。 C .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 D . 对义:旧时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从儒家经籍中摘句为题,考生根据经义解题作文。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苏轼写信给欧阳修,欧阳修看到信后,对梅圣俞曰:“我应当避开,好让此人出人头地。”表达了对苏轼的赞美。 B . 苏轼做徐州知州。洪水在曹村决堤,苏轼说:“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 C . 苏轼劝说王安石要敢于进谏,很让王安石生气。王安石以“不在朝为官”为由,最终没有答应苏轼。 D . 苏轼的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称赞,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②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
答案和解析
<2> B
<3> C
<4> ①母亲程氏亲自拿书本教他(或“亲自教他读书”)。(苏轼)听到有关古今成败的事,就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
②在朝做官就进言,不在朝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一般礼节。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