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抛物线及其方程 练习(含解析)
2023-12-02 17:43:35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2.7抛物线及其方程 练习
一、单选题
1.抛物线上的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到轴的距离是( )
A. B. C.1 D.
2.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A,B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圆”.后来,人们将这个圆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阿波罗尼斯圆,简称阿氏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是满足的阿氏圆上的任意一点,点Q为抛物线上的动点,Q在直线上的射影为R,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3.已知圆的圆心为抛物线的焦点,且与直线相切,则该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4.设,其中,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5.设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和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分别为10和8,则该抛物线的方程为( )
A. B.
C.或 D.或
6.设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抛物线C交于,两点,若,则( )
A.1 B.2 C.3 D.4
7.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且与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则( )
A.2 B.1 C.3 D.
8.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为,过抛物线上一点作的垂线,垂足为且是边长为8的正三角形,则抛物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9.抛物线:焦点为,且过点,直线,分别交于另一点C和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直线过定点
C.上任意一点到点和直线的距离相等
D.
10.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为F,其准线l与x轴交于点P,过C上一点M作l的垂线,垂足为Q,若四边形MQPF为矩形,则( )
A.准线l的方程为 B.矩形MQPF为正方形
C.点M的坐标为 D.点M到原点O的距离为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直线l的倾斜角为60°且经过点F.若l与C相交于两点,则( )
A. B.
C. D.△AOB的面积为
1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准线与x轴的交点为P,过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M,N,过点P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A,B,则( )
A. B.
C. D.
三、填空题
13.抛物线的准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则 .
14.动点到点等于到直线的距离,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15.已知抛物线方程为,则其焦点坐标为 .
16.已知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的焦点为F,P为C上一点,与x轴垂直,Q为y轴上一点,且,若,则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为 .
四、解答题
17.一种卫星接收天线的轴截面如图所示.卫星波束呈近似平行状态射入轴截面为抛物线的接收天线,经反射聚集到焦点处.已知接收天线的口径(直径)为4.8m,深度为0.5m.
(1)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焦点坐标;
(2)为了增强卫星波束的接收,拟将接收天线的口径增大为5.2m,求此时卫星波束反射聚集点的坐标.
18.已知椭圆的右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且抛物线的准线与椭圆相交的弦长为.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两条不同的直线与直线交于点,且倾斜角之和为,直线交椭圆于点、,直线交椭圆于点、,求的取值范围.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上一点的横坐标为4,且点到的距离为5,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若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位于对称轴异侧),且,求直线的方程.
20.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抛物线的准线过且与双曲线的实轴垂直,若抛物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的距离比它到轴的距离大3,过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相交于A、两点,若弦长等于抛物线的通径长的2倍,且的周长为56,求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方程.
21.已知抛物线,直线垂直于轴,与交于两点,为坐标原点,过点且平行于轴的直线与直线交于点,记动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
(2)点在直线上运动,过点作曲线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在平面内是否存在定点,使得?若存在,请求出定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已知抛物线y2=2px(p>0)上一点P(1,y0)(y0>0)到其焦点的距离为5.双曲线x2﹣=1的左顶点为A,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AP垂直.
(1)求抛物线的方程及双曲线的离心率;
(2)设点M在双曲线上,且=0,求M点到x轴的距离;
(3)过F2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D,E两点,求线段DE的长度.
参考答案:
1.D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抛物线的焦点,准线,
设点,根据点到焦点的距离为1得,,解得,
则点到轴的距离是,
故选:D
2.D
【分析】先求出点的轨迹方程,再结合阿波罗尼斯圆的定义及抛物线的定义可得,从而可得出答案.
【详解】设,
则,
化简整理得,
所以点的轨迹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抛物线的焦点,准线方程为,
则
,
当且仅当(两点在两点中间)四点共线时取等号,
所以的最小值为.
故选:D.
3.C
【分析】根据抛物线焦点确定圆心坐标,由直线与圆相切及点线距离求圆的半径,即可得圆的方程.
【详解】因为圆的圆心为抛物线的焦点,所以,
圆的方程为,与直线相切,
所以,则.
故选:C
4.B
【分析】由表示两点与点的距离,而点在抛物线上,抛物线的焦点,准线为,则表示与的距离和与准线的距离的和加上1,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表示与的距离和加上1,画出图象,当三点共线时,可求得最小值.
【详解】详解:由题意,,
由表示两点与点的距离,
而点在抛物线上,抛物线的焦点,准线为,
则表示与的距离和与准线的距离的和加上1,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表示与的距离和加上1,
由图象可知三点共线时,且为曲线的垂线,此时取得最小值,
即为切点,设,
由,可得,
设,则递增,且,可得切点,
即有,则的最小值为,
故选:B.
5.D
【解析】设抛物线上一点为,根据到焦点和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分别为10和8,列方程组解之即可得解.
【详解】解:∵抛物线上一点到对称轴的距离8,
∴设该点为,则的坐标为
∵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10,
∴由抛物线的定义,得(1)
∵点是抛物线上的点,∴(2)
(1)(2)联解,得或,
故抛物线方程为或.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简单几何性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6.B
【分析】由焦点坐标写出直线的方程,设,,把直线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整理由韦达定理可得,再由抛物线的定义表示出焦点弦长为,从而可求得.
【详解】解:抛物线的焦点为,
所以直线方程为,代入抛物线方程并整理得,
设,,则,
又,∴,所以.
故选:B
7.A
【分析】根据题意,求得,圆心,圆的半径,结合圆的性质,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由抛物线,可得,
又由圆,可得圆心,半径,
因为与圆上点的距离最小值,可得,解得.
故选:A.
8.C
【分析】依题意,画出草图,则,,即可求出,即可得解;
【详解】解:依题意,设准线与轴相交于点,则,,所以,所以,即,所以抛物线方程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属于基础题.
9.ACD
【分析】将点的坐标代入,即可得到抛物线方程判断A,由抛物线的定义即可判断C,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代入计算,即可判断BD.
【详解】抛物线过点,所以,,故A正确;
所以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和准线的距离相等,故C正确;设,,设,则,
所以的方程为,即,
联立,得,
当时,,得,
代换,得到,
所以,故D正确;
直线:,即,不过定点,故B错误.
故选:ACD.
10.ABD
【分析】各选项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可以得出结论.
【详解】由抛物线C:,得其准线l的方程为,A正确;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又因为四边形MQPF为矩形,所以四边形MQPF为正方形,B正确;
所以,点M的坐标为,所以,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11.BC
【分析】根据抛物线方程得到焦点坐标,即可得到直线的方程,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消元、列出韦达定理,即可判断A、B,根据焦点弦公式判断C,再求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详解】解: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所以直线:,
则,消去得,所以,,
所以,故A错误,C正确;
,故B正确;
又到直线:的距离,所以,故D错误;
故选:BC
12.AC
【分析】设直线:,,,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得,,计算分析即可判断AB;设直线AB:,,,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得,,计算分析即可判断CD.
【详解】由抛物线得,
设直线:,,,
联立消去x可得,
则,,
A项:,A正确;
B项:因为,所以,B错误;
由抛物线得准线为,则,
因为过点P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A,B,
所以直线AB斜率存在且不为零,
故设直线AB:,,,
联立,消去x可得,则,,
故,,,且,
C项:,C正确;
D项:,
又,所以,D错误.
故选:AC.
13.
【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准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
又由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因为抛物线的准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可得圆心到准线的距离为,解得.
故答案为:
14.
【分析】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轨迹是以点为焦点,以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写出抛物线方程.
【详解】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到点和到直线距离相等的动点的轨迹是以点为焦点,以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
故抛物线方程为;
故答案为:.
15.
【分析】先将抛物线的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的形式,即可判断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从而解得答案.
【详解】解:因为抛物线方程为,即,
所以,,
所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故答案为:.
16.
【分析】先求出两点坐标,以p表示出条件,解得p即可求得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
【详解】抛物线的焦点F.
由抛物线C的对称性,不妨取,则
由,可知,
直线方程可设为,
则,故有
故,则抛物线C的准线方程为
故答案为:
17.(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焦点的坐标为;
(2)
【分析】(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即可;
(2)利用待定系数法、代入法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把代入方程中,得
,
所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焦点的坐标为;
(2)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把代入方程中,得,
所以焦点的坐标为:.
18.(1);(2).
【分析】(1)利用椭圆的定义可求得的值,结合的值可求得的值,进而可求得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为,直线为,,设点、、、,将直线的方程与椭圆的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和弦长公式求得,同理可得,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基本不等式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1)抛物线的焦点为,准线方程为,
设,由已知得,,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则,,
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因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与直线交于点,且倾斜角之和为,
所以可设直线为,直线为,,
设、、、,
将直线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
,
所以,,
所以,
同理,
所以,
当时,所以,
当且仅当时,即时,不等式中的等号成立,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当时,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不等式中的等号成立,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方法点睛:圆锥曲线中取值范围问题的五种求解策略:
(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的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5)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19.(1)
(2)
【分析】(1)根据题意建立关于的等式,解出即可求得抛物线方程;
(2)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抛物线方程,将数量积用表示,再由建立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1)由题可知,点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5,
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点的横坐标为4,
,解得,
抛物线的方程为;
(2)根据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得,
设,,,,则,,
,
,
解得,此时都有,
,直线的方程为,
即.
20.双曲线的方程为,抛物线的方程为
【分析】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 ,从而得到抛物线方程,又弦长等于抛物线的通径长的2倍,且的周长为56,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即的周长为,进而得到双曲线的方程.
【详解】依题可知抛物线的焦点为,所以,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所以,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其通径长为,从而,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
所以,
所以的周长为,
解得,又因为,所以,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
综上所述,双曲线的方程为,
抛物线的方程为 .
21.(1)
(2)存在定点
【分析】(1)由相关点代入法求轨迹方程即可;
(2)先由特殊位置确定定点在轴上,设定点,由相切求出切点满足的关系式,再由垂直的坐标条件求解.
【详解】(1)设,则,
由题意线垂直于轴,与交于两点,知,
过点且平行于轴的直线方程为:,
直线的方程为:,
令,得,即,
由得,
因为在抛物线上,即,
则,化简得,
由题意知不重合,故,
所以曲线的方程为
(2)由(1)知曲线的方程为,
点在直线上运动, 当点在特殊位置时,
两个切点关于轴对称,
故要使得,则点在轴上.
故设,
曲线的方程为,求导得,
所以切线的斜率,
直线的方程为,
又点在直线上,
所以,
整理得,
同理可得,
故和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由韦达定理得,
,
当时,恒成立,
所以存在定点,使得恒成立.
22.(1)双曲线方程为x2﹣4y2=1,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3)
【分析】(1)根据题意及拋物线的定义可得p=8,进而得到拋物线的标准方程,再根据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AP垂直可求得双曲线方程;
(2)利用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再利用等面积法即可求得M点到x轴的距离;
(3)求得直线的方程.利用弦长公式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1)依题意,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4,故p=8,则抛物线方程为y2=16x,
由点P(1,y0)(y0>0)在抛物线上,故y0=4,即P(1,4).
又双曲线的左顶点为A(﹣1,0),故,
由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AP垂直可知,,即,故双曲线方程为x2﹣4y2=1,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MF1⊥MF2,即∠F1MF2=90°,
由双曲线中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
又,解得,
∴M点到x轴的距离为;
(3)易知,,则直线l的方程为,与双曲线方程联立可得,,
设D(x1,y1),E(x2,y2),则,
由弦长公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