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
2024-03-01 11:19:55 学考宝 作者:佚名
题目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主题曲《酒干倘卖无》里面有一句歌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宋代苏轼《江城子》里有一句词:“不思量,自难忘!”古今诗人的心灵都是相通的,表达的都是同一种情感:刻骨铭心!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请以“永远也不会忘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断;不得改编故事。②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③要有细节描写。
答案和解析
永远也不会忘记
那一刻,时间都凝聚了,仿佛舞台上的人不是我,而真的是那自刎的虞姬。
“气拔山兮力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随着霸王的一声长叹,幽怨的曲调缓缓响起,虞姬从侧边翩翩走来。一段君王与爱妃的故事在大红幔布的扯开下,偌大的排练厅,只有我一人,此刻,我从小就最爱的地方让我感到恐惧。还有一周的时间,我就要去参加比赛了,曾经最美丽的戏服在这时却显得格外刺眼。“大王,快将宝剑赐与妾身”一句多么简单的台词,在我的口中竟那么的复杂。我无法想象,当比赛之后,你就要远离这座城市,那我,是多么地伤心而孤独?
“再来走一遍,你看你这个舞姿,今天怎么这么不协调?快,再来一遍”你的眉头紧皱着,稍带怒气的话语让我听出你此时对我的不满。我一遍一遍地在走位,眼前渐渐模糊,隐约之中我依稀看到我们的初次见面——初夏的天阳不是很毒,一棵槐树下,你那被吹乱的刘海显得自然随意。在经过一系列的介绍后,我得知你就是以后的京剧老师,抬头,对上你略带青涩的眸子,一种仰慕的感觉油然而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时间如流水一般地逝去了,你我之间似乎多了一份朦胧之情,只是谁也没有道明罢了。终是那天,你,说了,说出了那份朦胧,也说出你的离去。我哭了,哭得痛心,哭得彻底。靠在你的肩膀上,耳边依稀传来你沙哑的声音:“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眼泪无声无息地流走,一同带走的还有懵懂的感情。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看着镜子里的人,凤冠,霓裳,霞帔,绝代的青衣正旦,芳华弥漫。瞬时间,心生爱怜,不知为戏,为你还是为己。
美人魂去音尚在,英雄无处觅芳踪
舞台上,当虞姬愈舞愈急,被一团银色的光影所包围,终与君王泪别时,刹时溅起一片血红,你哀叹一声,倏然间响起“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的歌声。台下,掌声不绝,鲜花满地。我缓缓闭上双眼,虞姬去了,带着对霸王的不舍与依恋;我的心也走了,带着那份朦胧,含恨而去。
那一刻,我泪眼朦胧,缓缓地倒在了你的怀里,你的泪滴在了我的眼角,却好似我流的一般。此时,时间凝聚了,天地之间仿佛只有流泪的霸王和已逝的虞姬,你我二人早已入戏,爱恨交织成梦,永不分离。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在题目之前,有一段文字,可帮助考生来理解作文题目的含义,在审题与写作方面给考生带来帮助。题目中应重点关注的是“忘记”的修饰语,那就是“永远也不会”,具体怎么理解它,题前的材料中可以去借鉴,就是对有些人,有些事,“不思量,自难忘”“刻骨铭心”“烙在骨子里”的记忆。应该写那些内容呢?题前的材料也给出一些启示性的内容,题前材料中说“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是烙在骨子里,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可见本题可写的内容还是很广泛的,可以写人,也可以写某个地方。材料中还说,“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因此,从具体地来说,一切给自己留下终身难忘印象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写作内容。记叙文,场面描写是它的构成单位。因此,写好记叙文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描写。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是命题作文,具体到本题而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本题的写作,应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文章的立意。本命题的立意,取决于“忘记”的具体内容。从本命题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前者是表达的一种亲情,后者要传承的是童年的烙印,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从题目前的提示语来看,“忘记”的内容,可以是有些事,有些人,有些东西,有些地方等。具体写作时,又许将它们具体化,比如是哪件具体的事,是这件具体事的整个过程,还是起因,还是经过等。同时要考虑,这些事、人、物、地给了你哪些启示或影响,以写出文章深刻的立意来。二是要处理好文章的写作的重点。“忘记”是这篇文章的写作关键,因为它决定了这篇文章的立意与主题。而“永远也不会”则是这篇文章的写作重点,要写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原因。如是记叙文,因在具体的记叙中表现出来,将其蕴含在事件中。如写作议论文,就要具体揭示其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写这类题材时切忌泛泛空谈,应该寻找一个小的切入口,依据各自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从自己的独特视角写出自己的情感与见解,体现出一个中学生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