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小题。三十年的追思①2010年最后一天,自清晨始,庆邦、莫言,还有诸多朋友,相继告知...
2024-04-19 08:53:36 学考宝 作者:佚名
题目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小题。
三十年的追思
①2010年最后一天,自清晨始,庆邦、莫言,还有诸多朋友,相继告知铁生离去噩耗。
②心锐痛着,寒风落叶听不同,三十多年了,与铁生交往的情景萦绕不去。
③1978年,友人带我到他家,那是第一次去,其时住雍和宫一带。恍如昨日,铁生坐在友人制作的简易轮椅上,形容清瘦,一头浓密黑发,目光透澈、亲切,谈笑风生中,真切感受到他的早慧、旷达、坚韧和稍纵即逝得几难觉察的感伤。交谈间,我看见他写在旧式硬壳笔记本上的小说《之死》。得到同意,我将笔记本带回家中细细翻看。这是铁生最初的作品,朴素、沉厚里,见出深远的灵感,有着突入生命真相的犀利,更有对心灵细节深切的敏感和痛切体认;他在现实中承受难言的身心痛苦,而在艺术上又对人们精神困境予以明确的艺术承担,尽瘁成文。我顿怀敬意,很想为他的作品发表尽力做点什么……记不清理由了,小说未获通过。几个月后,该作更名为《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发表在另一家文学杂志上。我没能成为铁生处女作的责任编辑。
④铁生对我和我供职的杂志没有不悦和怨意。不久,我又索来他新写的小说《午餐半小时》,不过寥寥数笔,便把主人公勾勒得入木三分;洞察历史的幽微与深邃俱在对于底层人物生存状态和精神境遇的精湛刻画里,至今堪称经典。十分遗憾,送审又是不顺。
⑤铁生依然没有怨意,一如既往地亲切、宽厚;反倒是我,比他不能承受退稿,很长时间,再也没有勇气向他约稿。但是,我仍然经常去看他。那个独门小院,是我心中的挂念所在。熟悉了,我们的聊天无所不包,每每我都感受到他的博学多识,他自由、辽远的心灵,他对时弊、世弊的深切洞察,他对这个世界的忧思、期待和爱愿……铁生行动不便,屋里虽凭轮椅挪动,却对付不了平房门槛,常是他父亲来开临街的院门。冬日,小屋生着煤火,老人偶尔过来添煤,言语不多。铁生告我,父亲本是林业学院教师,为了照顾铁生,改行调到附近小厂当了会计。后来,这位慈父带着对铁生的无尽牵挂走了,再来开门的是铁生妹妹。
⑥铁生身边从来不乏朋友。他的首辆轮椅,便是在国内罕见轮椅的年代,由朋友帮助设计的。后来,二十多位知青同学合资,为他换了带摇把的轮椅。铁生非常高兴,告诉我说,这下好了,可以到远处去了!再后来,他换过几次轮椅。铁生说,在朋友们细心帮助下,他摇着轮椅走东北,赴五台山,回“遥远的清平湾”,甚至连车带人被抬上鱼雷快艇凌万顷之茫然。最后,他换上了电动轮椅。轮椅每次“升级”,都和亲友有关,都有一个动人的乃至可歌可泣故事,都是铁生生命中的节日。
⑦很长时间里,他的插队同学,每个周末都会来家聚会,聊天,吃饭,或站或坐,“高谈阔论或大放厥词”(铁生形容)。与其说铁生需要友情滋润,莫如说他的很多朋友和我一样,需要铁生的精神照耀。铁生正是以他的醇厚,以他的殚精忧己浅、劳志苦心深,以他精神无限向上的丰富、充盈,以他深远温馨中的侠义,以他虽然伤残却始终兀立于人类精神制高点的伟岸,使自己同一切健全却苍白的生命区别开来,感染、感动、感召着众多朋友。
⑧铁生18岁下乡插队,21岁瘫痪,30岁得肾病。自47岁患尿毒症始,每隔一天透析一次,将全身血液洗滤一遍,那是一种浃入骨髓、常人难以感知的疼痛,月月年年,透析滤去毒素同时,体内营养也被滤走,使他身心异常疲劳。然而,铁生向以阳光面貌示人时却又十分本真。我亲见他生存的种种艰窘,不免担心他的未来。我有时愚直,一次,不知怎么和他议起生死。他坦然告我,不止一次有过自杀经历,既然老天爷没让死成,说明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剩下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他以罕见的坚韧活着。在高贵人格、自由心灵意义上,越来越多的生命善于死亡,他却以中国式的生命,卓然自拔,活出了尊严、纯粹和意义,活出了人类精神价值的极限,任凭世风变幻,任凭生死穷达,始终不移其情其操,苍苍予鉴,可与天地参矣。
⑨三十年的交往,我一直想帮到铁生,却是铁生在帮我,从满头黑发到两鬓斑白,直至生命最后时刻。
6.上文所写史铁生,本学期我们学过他的散文 。
7.文章追思三十年来和史铁生的交往,开篇却从得到噩耗写起,这样写有何好处,试加以分析。
8.第一次接触史铁生,作者便“很想为他的作品发表尽力做点什么”的原因是什么?
9.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段,在内容上点明自己的情感,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B.写轮椅的几次“升级”是为了表明史铁生身边从来不乏朋友,从侧面写史铁生的精神之向上、丰富、充盈。
C.第⑥段中写到“遥远的清平湾”,暗指史铁生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凌万顷之茫然”语出苏轼的《前赤壁赋》。
D.第⑧段中写到“越来越多的生命善于死亡”,作者在对“善于死亡”者进行批评的同时,表达对史铁生坚韧、尊严的由衷敬意。
10.根据文章内容,对史铁生作简要介绍。(80字内)
答案和解析
6.《合欢树》
7.采用倒叙手法,先声夺人,引起读者注意;也为全文定下“悲伤”的感情基调。
8.我对史铁生小说《之死》的欣赏;对他早慧、旷达、坚韧的品质的敬佩;对他在承受痛苦中表现出对人们精神困境的艺术担当的欣赏。(任意答两点即可)
9.D
10.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18岁乡插队,21岁瘫痪,30岁得肾病,47岁起接受透析治疗,父亲和妹妹先后陪护。著有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午餐半小时》等。他乐观、宽厚、坚韧感染着身边的人,2010年去世。(基本资料、病史、著作、性格品格)
【解析】
6.
试题分析:熟悉课本内容即可作答,要夯实课本知识,对名家名篇熟记于心。
考点: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7.
试题分析:考查的是文章构思,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叙述,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划分方法,而最通常的是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倒叙是先把叙述事件的结局或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个突出片断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按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展开叙述,传统上称为"倒插笔"。倒叙强调了事件结果或高潮,容易造成悬念,形成波澜,引人入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
试题分析:第一次接触史铁生,作者 便“很想为他的作品发表尽力做点什么”的原因,是对作品的喜欢,对作者的欣赏和敬佩。抓住作者作品两方面解答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作者在对善于死亡者进行批评”无中生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试题分析:介绍人物,一般要从姓名、性别、年龄(生卒年月)、籍贯、身份、经历、性格、业绩(贡献)他人评价几个角度介绍,“根据课文内容”是个限制,不能超出课文的范围。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