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小题。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苏轼谁作桓伊三弄①,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2024-04-01 09:03:54 学考宝 作者:佚名
题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小题。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①,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①桓伊三弄,桓伊,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曾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
19.这首词的上阕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20.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的妙处。
答案和解析
19.营造了一个孤寂凄迷、浩淼清幽的意境,夜深人静之时,不知是谁吹奏起优美的古曲,将人从梦中惊醒。一弯孤单的新月,弥漫江天的愁烟,使即将与友人分别的词人愁绪满怀。
20.此句运用了拟人、反衬、寓情于景和想像的手法。这是想像次日分别的情景。在想象中,词人赋予柳絮和流水以人的情感,借多情的柳絮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江水不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又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之有情。景物描写寄托情感,含蓄隽永。
【解析】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由题干可知“上阕营造了一个的意境”,“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借助“绿窗幽梦”“愁烟”“新月”等意象,塑造了一个孤寂凄迷、浩淼清幽的意境,夜深人静之时,不知是谁吹奏起优美的古曲,将人从梦中惊醒。一弯孤单的新月,弥漫江天的愁烟,使即将与友人分别的词人愁绪满怀。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上阙的内容。需要结合全词内容、词人等分析。题干“上阙意境的特点”,一般借助于意象的特点表达意境特征。首先找出上阙的意象,“绿窗幽梦”“愁烟”“新月”等,然后归纳特点,首二句以晋人为吹奏三个曲调的典故,以发问的形式提出疑问:夜深人静时,是谁吹奏有名的古曲,将人们从梦中唤醒?此二句暗写离别。次二句融情入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将整个送别情景和盘托出。
20.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这两句的妙处”,这是考查考生诗句鉴赏诗句的能力,该以手法为主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飞絮送行舟,水东流。”运用了拟人、反衬、寓情于景和想像的手法。设想离别的人终于走了,船儿离开江岸渐渐西去。送别的人站立江边,引颈远望,不愿离开,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
【考点定位】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词中运用了拟人、反衬、寓情于景和想像的手法。这是想像次日分别的情景。在想象中,词人赋予柳絮和流水以人的情感,借多情的柳絮追逐行舟代人送行,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