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2023-11-08 12:58:05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共70分)
中学生小李参加国际夏令营活动时,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小李乘飞机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报时为7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4时。据此完成1~2题。
1.小李到达地点的经度可能为( )
A.l60°W B.160°E C.80°W D.150°E
2.小李到达目的地时,此时和北京同一天的日期范围占全球的( )
A.1/2 B.1/3 C.2/3 D.1/4
太原市(37°54′N,112°33′E)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校园的操场竖立一竹竿,通过观察竹竿影子朝向和长短的变化(见图),图中实线表示不同时刻竹竿的朝向和影长。据此完成3~5题。
3.当竹竿影长最短时,北京时间约( )
A.10时48分 B.11时30分 C.12时48分 D.12时30分
4.由此推测,该日( )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C.昼短夜长 D.昼长夜短
5.通过观测竹竿影子朝向和长短的变化,可以印证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有( )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②当地所处的气候带③一日内昼与夜的交替④当地所处的季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地球公转速度的年变化图(左图)和二分二至图(右图),完成6~7题。
6.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④点时(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大
B.黄赤交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①②③快
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7.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N点时,地球位于图2公转轨道的( )
A.A B.B C.C D.D
下图为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8~9题。
8.据图中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9.摄影师连续拍摄期间,图中a恒星转过的角度约为77°,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图中甲处( )
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 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 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
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12~13题。
12.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和④所处板块边界类似地区的地表形态多为( )
A.海洋 B.海岭 C.裂谷 D.海沟
13.目前,珠穆朗玛峰还在上升之中,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
布兰德山位于非洲纳米比亚北部,是典型的花岗岩山体。下图为“布兰德山及周边区域地质地貌遥感影像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布兰德山花岗岩岩体的成因是( )
A.火山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侵入
15.布兰德山山体高耸的主要原因是( )
A.差异侵蚀 B.化学溶蚀 C.河流侵蚀 D.风力侵蚀
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其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下图示意某地地形等高线和构造等高线的分布。完成16~17题。
16.图中区域的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17.图示区域地貌的形成表明该地发生过 ( )
①地壳的水平张裂 ②地壳的剧烈下凹 ③地壳的水平挤压 ④强烈的外力侵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分布”。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据此完成18~19题。
18.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A. B.
C. D.
19.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不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志留系 B.泥盆系 C.石炭系 D.第四系
读“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完成20~21题。
20.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
B.b图表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
C.a图表示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气压
D.b图表示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气压
21.b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 )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图为“某日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①、②、③、④四处中,天气状况为狂风暴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3.若台风西移,中心到达②西侧,②处的风向变化是是( )
A.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B.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C.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D.西南风转为东北风
下图为某时间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24~25题。
24.四地中形成锋面且锋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冷锋 B.乙暖锋 C.丙冷锋 D.丁冷锋
25.此时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
A.晴朗少云 B.大雨倾盆 C.沙尘飞扬 D.寒风刺骨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 )
A.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
C.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27.图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A.是吉林蛟河欣赏红叶最佳季节 B.长江中下游伏旱天气
C.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D.查干湖正在进行冬捕
下图是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完成28~29题。
28.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时 B.昼长上海大于广州
C.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 D.黄河流域正值丰水期
29.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无关的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形成副极地低压带,如图为“大气环流局部图”。读图回答30~31题。
30. 下列关于A风带及其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风 B.极地东风 C.性质温暖湿润 D.性质寒冷干燥
31. 终年受A风带控制的地区,其形成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
A. B.
C. D.
巴丹吉林沙漠(下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竞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据此完成32~33题。
32.黑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
A.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33.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
A.与周边地表水性质相似 B.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
C.地下水补给水量不稳定 D.水位冬夏季节变化较小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的河流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34~35题。
34. 下列关于该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B.②受气温影响大
C.③水量变化大 D.地下水补给是最主要的补给方式
35. 由统计资料可知 ( )
A.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B.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C.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 D.曲线a是建坝前测得的流量年变化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0分。)
36.如图是某房地产公司在北京市(约40°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那么设计师要考虑哪些因素?(2分)
(2)说出地球从A公转到B期间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4分)
(3)说出地球从B公转到D期间,北京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4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发现,黄土高原上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底部的岩石成分并不一致,且黄土呈现出沙黄土带一典型黄土带一黏黄土带(黄土粒径从大到小)的分布形态。
材料二: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植被茂密,人们为获取更多的耕地以及建筑材料而大量砍伐林木、破坏植被进行耕种,同时过度放牧降低了植被覆盖率,极大地减缓了草木植被的再生速度。如今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而坡度的增大又加快了地表土壤的侵蚀,形成了恶性循环,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材料三:下图是黄土高原黄土粒径分布图。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黄土高原上黄土的来源及黄土高原形成巨厚黄土层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
(2)结合图文材料,判断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风向,并分析沙黄土带一典型黄土带—黏黄土带粒径差异的成因。(4分)
(3)黄土高原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导致的?(2分)
38.读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C点风向的变化。(4分)
(2)说出城市A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A的天气现象。(4分)
(3)画出图中B处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2分)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
1.B 2.B
【解析】1.小李到达目的地时,手机上显示的北京时间为 4 时,当地的区时为7时,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时间只能是比北京早3小时(和东八区时区差最大的是西12区,为20个时区差,不存在比北京时间晚21小时的地区),由此可推算出小李到达地点位于东十一区(东八区与东十一区相差 3 个小时,东加西减),该时区的经度范围为157.5°E—172.5°E,B 符合题意。ACD错。故选 B。
2.由北京时间 4 时,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则可计算,此时0时刻经线为60°E,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要减一天。则此时刻,从120°E向西至60°E范围以及从120°E向东至180°的范围均和北京位于同一天,共计120°范围,站全球的1/3,B对,ACD错。故选B。
3.D 4.C 5.D
【解析】3.根据题干可知,太原市的经度是112°33′E,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两地的经度相差约7.5°,时间相差约30分钟。120°E位于太原以东,时间要早,所以当竹竿影长最短时,太原市的地方时为12时,则北京时间约为12时+30分钟=12时30分,故排除ABC,选D。
4.读图可知,日出时竹竿影子朝向西北方向,说明该日太原市日出东南方向,则日落西南方向,故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冬半年,该日太原昼短夜长,C正确,D错误。由于无法确定日期,所以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向北或向南的移动方向,AB错误。故选C。
5.观测竹竿影子长短的变化可以反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①正确;竹竿影子朝向和长短的变化无法直接反映当地所处的气候带,②错误。一日内昼与夜的交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③错误。观测竹竿影子朝向的变化可以反映当地所处的季节,属于四季的变化,也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④正确。①④组合正确,故选D。
6.C 7.B
【解析】6.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④点时,说明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A错误;黄赤交角短期内不会变化,B错误;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在近日点附近时最快,图中最接近近日点的是冬至日,故④点较①②③快,C正确;地球自转速度不会因不同的季节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C。
7.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图1中N点时,从图中可看出对应的是远日点,因为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图中的远日点在7月初,已经过了夏至日,处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位于图2中B位置,B正确,ACD错误;故B正确。
8.A 9.C
【解析】8.据图中恒星视运动轨迹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且北极星略高于地平线上,所以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低纬地区,如果在北极地区,北极星位于天顶位置,在南极附近看不到北极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为360°,用时约24小时,即15°/1小时.a恒星视运动转过角度约77°,拍摄时间为5个多小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B 11.A
【解析】10.据所学可知,化石是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结合示意图,①为沉积物不是岩石,因此不可能形成化石,A错误;②是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可能找到化石,B正确;③为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不会有化石,C错误;④是花岗岩,地下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冷却凝固形成,不会有化石,D错误。故选B。
11.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石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甲位于断层上升区域形成阶地,B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C错误;甲处先受到外力沉积作用,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类型是沉积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A。
12.D 13.A
【解析】12.读图可知,④处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的消亡边界,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往往形成海沟、岛弧链、海岸山脉,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根据所学知识,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因此珠穆朗玛峰还在上升之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4.D 15.A
【解析】14.阅读材料可知,花岗岩是布兰德山的典型岩石,根据所学知识花岗岩属于深层岩浆侵入冷却凝固的岩石,故D正确;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形成的是玄武岩,故A错误;沉积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故B错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等,不会形成花岗岩,故C错误。答案选择D。
15.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布兰德山的山体海拔较高,四周的地势较低,主要是由于周围的岩层属于花岗岩区、变质岩区和沉积岩区,其岩石坚硬程度较弱,易被侵蚀,而花岗岩山体为主的布兰德山岩石较为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山体高耸,因此主要原因是差异侵蚀,故A正确;溶蚀作用一般发生在石灰岩分布区域,故B错误;图示区域内的河流较少,河流侵蚀一般呈现的是峡谷等地形,故C错误;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区域,地势越高,侵蚀越强,故D错误。答案选择A。
16.A 17.D
【解析】16.图中地形等高线凸向高处,应为山谷,排除BD;图中构造等高线凸向低处,表明岩层面向上隆起,应为背斜,A符合题意,排除C。故选A。
17.根据前题判断可知,该地构造地貌为背斜谷,背斜往往是水平挤压运动导致的岩层向上隆起变形,背斜顶部多张裂,容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因此当地背斜谷的形成表明该地发生过地壳的水平挤压、强烈的外力侵蚀,不能表明发生地壳水平张裂和剧烈下凹,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8.D 19.D
【解析】18.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降低,再升高,排除AB。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S2—S1—S2,新老变化为新—老—新,即岩层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构造,岩层向上弯曲,D正确,C错误。故选D。
18.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P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P地层、C地层、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结合选项可知,不可能发现的地层为第四系,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D 21.D
【解析】20.读图,a图大陆空气柱是下沉气流,位于亚欧大陆上,表示北半球大陆此时是高压,此时是冬季,受高气压控制,AC错误。b图大陆上空气柱是上升气流,位于亚欧大陆上,表示北半球大陆上此时是夏季、受低气压控制,D正确B错误。故选D。
21.读图,根据b图中空气柱的位置判断,b图中空气柱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纬度是23.5°N,切断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正确。极地高压带分布在极点,纬度90°附近,A错误。没有副极地高气压带,C错误。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圈附近,B错误。故选D。
22.C 23.C
【解析】22.等压线越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观察“某日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③处等压线最密集,③处风力最大,受台风影响,出现狂风暴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3.在北半球,气旋(低压系统)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周边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流入,②处在气旋的西侧,风向为西北风,当中心到达②西侧,②处的风向转为东南风,故选C。
24.B 25.A
【解析】24.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槽中,其中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偏西侧形成冷锋。甲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锋面,A错误;乙位于低压槽且位于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B正确;丙位于高压中心,不易形成锋面,C错误;丁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锋面,D错误。故选B。
25.读图可知,北京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云,A正确,B错误;该处等压线稀疏,风力微弱,不会沙尘飞扬和寒风刺骨,CD错误。故选A。
26.A 27.B
【解析】26.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西南风,A正确。乙为赤道气压,受热力因素影响而上升,B错误。甲为东北信风,风向稳定,C错误。丁为东南信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水汽不易冷凝,且在图示区域为离岸风,水汽含量少,D错误。所以选A。
27.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秋季,是欣赏蛟河红叶季节,A错误;长江中下游被副热带高压控制,进入伏旱天气,B正确。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冷高压切断是在北半球冬季,C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D错误。所以选B。
28.C 29.D
【解析】28.由图中风带的偏转方向(极点附近受极地高压控制,呈现出顺时针向外辐散的气流,符合北半球特征)可以判断,此半球为北半球。①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①气压带在北半球分布面积最小,说明气压带、风带位置向南偏移幅度达全年最大,为北半球的冬季。冬季地球在近日点一侧公转,因此地球公转速度较快,A错误;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上海纬度高于广州,则昼长小于广州,B错误;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属热带草原气候,草木茂盛时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C正确;黄河主要流经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丰水期在夏季,D错误。故选C。
29.热带雨林气候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地中海气候是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符合题意。故选D。
30.C 31. C
【解析】30题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可知为中高纬度,在结合极锋的分布和锋面知识,判定A风带为西风带,因为位于锋面之上,但图示无法判定南北半球,西风性质是暖湿,所以正确选项是C。
31.该问题考察气候类型成因,因终年受西风控制所以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正确选项是C。
32.A 33.D
【解析】32.地下水补给常年较为稳定,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又地处西北内陆,下游为季节性河流,主要的补给方式不是地下水补给,应该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A正确,D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可知,黑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不是大气降水,B错误;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黑河没有分布在东南部,而且河流在湖泊的上游,也不可能是湖泊水补给,C错误。故选A。
33.根据材料“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两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可知,湖泊水与周边地表水性质差异较大,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应该为地下水补给,B错误;地下水的补给特点是常年比较稳定,C错误;湖泊受地下水补给,常年稳定,冬夏季节水位变化小,D正确。故选D。
34.A 35.B
【解析】34.根据所学知识判定①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汛),②为大气降水补给(夏汛)
③为地下水补给(稳定且全年)所以正确选项是A,地下水并不是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所以D错误。大气降水补给与降水量多少有关,与气温无关,所以B错误。地下水的补给变化最小。所以C错误。
35.结合春汛和夏汛判定河流所在地为东北地区,所以A错误,东北植被覆盖率较高,所以河流含沙量较小,且冬季有结冰期,所以选项B正确。河流夏汛与气温无关,所以选项C错误,流量a曲线较之前变化缓所以是建坝后的,所以选项D错误。
36.(1)两楼的间距,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2分;每点1分)
(2)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4分;每点2分)
(3)B到C:屋内光照面积由小变大,在C处达到最大。(2分)C到D:屋内光照面积由大变小。(2分)
【详解】(1)若在该楼的南面再建一幢新楼, 并要求新楼全年不能遮挡北楼底层的阳光,设计时需要考虑:两楼的间距、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的太阳高度为该地最小值, 影长最长,如果冬至日新楼都不会遮挡到北楼底层的阳光,则全年其他时间都不会。
(2)读图A为北半球夏至日,B为北半球秋分日, 夏至日北京昼长为-年中最长,秋分日为昼夜等分,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所以从A公转到B期间北京的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
(3)B为北半球秋分日,C为北半球冬至日,D为北半球春分日;当地球从B (秋分日)公转到C (冬至日)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由小变大。(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变大),从C (冬至日)公转到D (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射进屋内阳光面积变小。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直射点南移,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37.(1)黄土主要来自西北方向的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2分)。风力沉积作用。(2分)
(2)西北风(北风或偏北风)(2分)。自西北向东南(或自北向南)风速不断减慢,大的颗粒先沉积,小的颗粒后沉积,沉积物粒径不断减小。(2分;风速减慢、沉积颗粒物大小两点来作答)
(3)流水侵蚀作用。(2分)
【详解】(1)由图片可知,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分布着腾格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受冬季西北风的影响,将两地的砂砾物质带到黄土高原地区,然后风力减弱,风速降低,砂砾沉积,也就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黄土层。
(2)黄土高原是在冬季风的堆积作用下形成的高原,从沙黄土带、典型黄土带到黏黄土带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越来越远,冬季风的搬运作用越来越弱,大的颗粒先堆积,小的颗粒后堆积,故黄土颗粒越来越小。
(3)黄土高原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且降水量较大,对地表侵蚀作用强,导致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所以是流水侵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