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技术的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2023-10-24 13:14:21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醒: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教学初学案
年级: 高二 学科: 通用技术 编号:
课 题 1.3技术的性质(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备课人 备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理解技术的性质,养成技术意识,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2.技术识增强法制观念,形成使用技术的责任意识。
教学 重点 1.能辨别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复杂性与专利性。 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观。
教学 难点 理解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 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初案 集体备课问题导向表
一、课题导入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辨证关系,初步建立了技术意识。接下来将从技术最基本特性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技术的目的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二、教学活动设计 走入情景 周华所在的第三小组的任务是河边汲水。野外生存营地附近有一条小河,河流湍急。河水水面与地面落差较大且岸边湿滑。如果直接到河边用小桶拎水,效率低而且还很危险。为了防止发生危险,不能直接去河边拎水。 小组讨论:和抒己见,有何好的办法? 讨论结果:用滑轮、用救生绳索、换地方、搭个支架…… 教师引导:通过《庄子·天地》中记载的“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沃汤”引出我国传统技术方化产物-桔槔。 观看视频 【讨论】 问题1:简易桔槔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应用了什么原理? 问题2:桔槔模型的设计与制作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问题3:制作此模型的目的是什么? 引导: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技术的目的性】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我们知道的技术产品?它产生的目的是什么? (空调、洗衣机、助听器)
(1)从什么具体的目的出发
(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能自如地听到外界的声音、正常地与人交流)
(2)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
(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体积小巧、方便佩戴)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思考】在使用桔槔模型汲水的过程中发现,取水时水桶总是漂浮在水面上,很难取到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技术的实践性,是指根据人的需要把自然物加工成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人造物的活动。技术的实践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技术产生以实践之中;(2)技术只有在人的实践之中才能变为现实。【技术的实践性】 举例:青霉素的发现与应用 【讨论】桔槔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应用了哪些学科的什么原理? (材料学、物理力学、材料学...) 引导: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技术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小到制作小板凳,大到航天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无不都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技术的综合性】 举例:航天技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流体力学,计算机科学,气象学,机械学,材料力学等多学科知识,使得航天成为现实。 【思考】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科学:苹果引发的万有引力定律。 技术:苹果公司开发的iphone移动通讯终端。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技术与科学两者的区别: 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此类成果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此类成果可以商品化。 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科学的使命是“发现”,而技术的使命是“发明”
通过对本节内容课标研读谈教学设计
谈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针对本节课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内容谈存在的疑惑
通过专业阅读谈谈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收获
板 书 设 计
1.3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2.技术的实践性 3.技术的综合性
作业 课堂笔记整理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