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七年级信息科技教学计划
2024-03-17 18:34:04 学考宝 作者:佚名
Word文档版
学考宝(xuekaobao.com)友情提示:html格式不完整,如有需要请根据文末提示下载并进行二次校对Word文档。
xxxxx学校
指
导
师
工
作
手
册
科 目 信息科技
班 级 七年级
指导师 xxx
2024 年 春 季
2023 学年第 二 学期教学计划
2024年 2 月 26 日订
科目 信息科技 班级 七年级 指导师 xxx
班 级 情 况 分 析 七年级一共x位学生,年龄一般为12-13岁,处于青春期早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一定的变化。学生的身高、体重等生理指标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意识等方面也在迅速发展。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有助于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
教 材 分 析 与 素 养 目 标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物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卫作空间,是推动信息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在学生对互联网有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认识基础上,围绕“通过实例感受万物互联的场景,知道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异同,认识到物联网的普及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这一课标内容要求,遴选了物联网的认识、物联网的特征与架构、物联网在社会与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物联网未来的发展畅想等内容。本单元回溯信息社会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发展过程,厘清“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是怎样运行的”“物联丽又有怎样的特征”等问题,帮助学生了解万物互联网的含义,感知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异同。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物联网在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教科书呈现了物联网在家居、交通、物流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促使学生从身边的真实情境出发,体验物联网,了解物联网的特征和四层架构,为后续研究和探秘物联网打下基础。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物联网又将有怎样的应用和发展 从物联网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出发,教材描绘了物联网与更多新兴技术融合后的物联网新业态,展现了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联网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单元:物联网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纽带和媒介,是继互联网之后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本单元在学生充分感受物联网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对物联网的概念、特征与架构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围绕“通过对身边真实应用场景中物联网的分析,认识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的基本原理’这一课标内容要求,安排了“感知与识别”“常见的传感器”“传感器的应用”“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协议”“物联系统原型搭建”六课内容,旨在探秘物联网及物联网技术,揭秘物联网的内涵与实质。本单元立足物联网四层架构,揭示了物联网感知层的数据获取和发送、网络层的数据传输等技术的实现过程。物联网感知层通过感知和识别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全面感知。传感器是感知层重要的数据采集设备,传感技术的进步助推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科书设计了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在让学生认识传感器及了艉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同时,强调应用传感器时设备类型选择的重要性。感知层采集的数据,需通过各类通信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实现数据从感知层到网络层、再到平台层的传输过程。在物联网实现通信的方式中无线通信技术在生活中更为常见,教科书设计了蓝牙、Wi-Fi和NFC等无线技术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MQTT协议是物联网特有的通信协议,教科书呈现出了物联网数据传输的本质,为后续物联系统原型搭建后的数据采集、传输及应用做好理论及技术铺垫。本单元的最后一课,物联系统原型的设计与搭建,促使学生根据需求,将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内化,通过搭建原型,尝试学以致用,利用物联系统应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经过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物联网及其背后的支撑技术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物联网架构的感知层和网络层也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对平台层、应用层有一定的认识,本单元围绕“自觉遵守物联网实验的操作规程,会使用实验设备搭建物联系统原型,并能通过实验平台读取、发送、接收、汇集和使用数据“通过简易物联系统的设计与搭建,探索物联网中数据采集、处理、反馈控制等基本功能,体验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关系”两条课标内容要求,安排了“物联网数据的获取”“物联网数据的汇集与使用”“物联网控制与反馈”“物联系统原型的程序编写”“物联网原型的运行与调试”等内容。随着传感和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新产品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不断涌现,传统产业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电发生着变化。本单元通过物联系统原型的实践项目和活动,在物联系统原型的搭建和应用过程中,体验物联系统原型中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的一般过程与技术实现方法,彰显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通过物联系统原型这一项目的规划设计、创作实践、测试运行等实践过程,展示项目推进的一般过程,体现项目设计过程中的实践精神和创造能力。 素养目标: 第一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学习物联网概念、体验物联网应用、梳理物联网架构和了解物联网特征的过程中,感受方物互联的含义,体会万物互联的价值和意义;在体验物联网的典型应用和畅想物联网发展的过程中,知道物联网协同互联网的新型服务和应用,感受物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带来的改变(信息意识);同时,在展望物联网与新兴技术融合的过程甲,初步体会物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了解自主可控对国家安全及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信息社会责任)。 第二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归纳物联网的感知和识别方式,认识常见的传感器;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认识物联网的通信技术,了解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常用赤议。在物联网的探秘过程中,了解自主可控对国家安全及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信息社会责任);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需求,设计和搭建简单的物联系统原型(计算思维)。 第三单元:通过本单元,学生学习并初步理解物联网中数据的获取方式和数据的汇集与使用方法;体验物联网的控制与反馈。初步体会物联网中控制与反馈的价值和意义,体验物联系统中数据处理和应用的方法与过程(计算思维);同时,能从需求出发,设计和搭建物联系统原型并运行、调试和发布,掌握物联系统原型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提高利用数字设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在物联网应用中,初步感知数据安全防护的常用方法和策略,懂得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隐私(信息社会责任)。
措 施 与 方 法 第一单元:关注多样化真实情境的创设。对物联网的“认识”可以从体验物联网应用人手,建议引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多样化的物联网真实案例,如智能班牌、智能家居等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真实体验的应用案例,也可以是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领域中能见到的或能以视频方式呈现和分享的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感受万物互联的场景,了解物联网的原理及其与互联网的异同,了解万物互联背后的基本思想。强化信息科技学习的认知基础,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归纳、梳理和学习。探索“场景分析一原理认知一应用迁移”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从生活应用场景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其背后的物联网概念、特征和架构等理论支撑,并尝试应哟了那个迁移,畅想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萌发更多的创新和创造思想。这一过程避循“实践--理论--实践”的事物发展规律,也同时体现信息科技发展的螺旋上升、更新迭代过程。 第二单元:创设真实情境,实现沉浸式的物联网探秘。为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联网及其背后的技术,需要让学生立足真实的场景,如创设校园农场这一真实的物联系统搭建情境,研究学校灯控物联系统的运行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学生走进“城市大脑”,感受物联网技术给城市交通和城市治理等领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本单元,学生通过探秘物联网各架构层的物理设备和技术实现,实现物联网数据的获取和传输过程。教学环节涉及传感器及其应用、网络通信、物联系统原型搭建筠过程。在考核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要引导学生努力实现网络系统原型的建设目的。另外,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在物联系统原型的设计和搭建过程中,数师的评价要注意活动的实践和跟踪,多维度、多方面地评判学生,如从合作贡献和个性特点等维度给予评价,从数据安全和技术的自主可控角度给予引领。 第三单元:引导学生立足“校园农场”真实情境,基于间脑和需求开展物联网的实践活动:通过“校园农场”物联系统原型的规划设计和搭建,学习物联系统中数据的获取、汇集及使用的方法;体验物联网的控制与反馈过程,了解物联系统原型搭建的一般过程及现实意义。”“自动浇灌”“自动通风”“智能光照”“智能水位控制”四个物联子系统原型为校园农场赋能。教师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校园农场”物联系统原型的搭建。同时,教师可以跳出校园农场这4个物联子系统,提出立足学校实际的、有关校园农场的其他物联子系统设计需求,甚至跳出校园农场情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更为真实、更为有用的其他物联系统模型。本单元围绕物联系统原型的设计和创作开展实践活动,因此活动评价可以从成果评价、学习评价和团队评价等维度开展。如成果评价可以立足物联系统原型,评价学生的设计和创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如功能是否实现、稳定性如何等;学习评价可以评估学生对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的理解和应用成效,如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理解了物联网应用的原理和方法、能独立完成功能原型或子系统原型的开发和调试等活动;团队评价可以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沟通是否顺畅、任务分配是否合理、团队成员是否相互支持,等等。
备 注
2023 学年第 二 学期 七(1)班教学进度安排表
指导师:xxx 2024年 2 月 26日
本学期上课 20 周共 15 课时,其中新授课 15 节,复习考试 0 节
本 学 期 教 学 目 标 第一单元:1.能梳理物联网的典型应用,能理解物联网的特征和架构。2.体会物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了解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异同。3.畅想物联网未来的发展,感受万物联的场景和价值。 第二单元:1.能归纳物联网的感知和识别方式,认识常见的传感器;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2.能列举物联网的通信技术,了解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常用协议。3.能根据具体情境和需求,设计物联系统原型并尝试搭建。 第三单元:1.能梳理物联网中数据的获取方式,了解物联网中数据采集、实时传输的基本过程,能读取并处理物联系统原型中的数据。2.体验物联网的控制与反馈,体会物联网中控制与反馈的特点和作用,能对物联系统进行适当的反馈或控制。3.能从需求出发,设计和搭建物联系统原型并运行、调试和发布,掌握物联系统原型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
周次 起讫日期 教学内容(章节或单元) 要 求 课时
1 2.19—2.25 机动
2 2.26—3.3 第1课 互联网和物联网 1
3 3.4—3.10 第2课 走进物联网 1
4 3.11—3.17 第3课 物联网与生活 1
5 3.18—3.24 第4课 物联网展望 1
6 3.25—3.31 第5课 感知与识别 1
7 4.1—4.7 第6课 常见的传感器 1
8 4.8—4.14 第7课 传感器的应用 1
9 4.15—4.21 第8课 无线通信技术 1
10 4.22—4.28 第9课 物联网协议 1
11 4.29—5.5 机动
12 5.6—5.12 第10课 物联系统原型搭建 1
13 5.13—5.19 第11课 物联网数据的获取 1
14 5.20—5.26 第12课 物联网数据的汇集与使用 1
15 5.27—6.2 第13课 物联网控制与反馈 1
16 6.3—6.9 第14课 物联系统原型的程序编写 1
17 6.10—6.16 第15课 物联系统原型的运行与调试 1
18 6.17—6.23 复习周
19 6.24—6.30 期末考试
20 7.1—7.7 暑假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