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
2024-05-11 08:35:40 学考宝 作者:佚名
题目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注】:武元衡,中唐诗人,洛阳人。
17.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
B.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借梦抒情。
C.诗题为“春兴”,通过对写雨过天晴后成荫的杨柳和黄莺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D.诗中“残花落尽见流莺”,诗人从视觉角度写,却使人如闻莺语,使作者感受到春的美好。
18.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和解析
17.CD
18.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春风”“乡梦”拟人化,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形象生动地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
【解析】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C“春意盎然”不对,由“残花落尽”可以推测,应是暮春时节;D由“残花落尽”“吹乡梦”可以推测“春天的美好”情感分析错。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如何体悟景中情?中国古典诗歌虽说内容纷繁复杂,但细究起来就两部分内容:写景、抒情。这是中国诗的特点所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在。而分析景物中的情感正是考生的弱项。那么,如何透过景语找出并分析内在的情感呢?1.抓住景语中的情感暗示语。比如题中的“吹乡梦”;2.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从冷暖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一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传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冷色调词语传达出来的多是悲伤。规范答题:1.审题:主要审两点:一是所给语言片段的位置和内部的层次(前面说的“句”“联”“片”等);二是所给语言材料是整首诗还是诗中的片段,弄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这涉及分析情感题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分析;如是整体,则要分成几个局部来看。本题考察的是“首联”2.答题:(1)答题时特别强调:①置身诗境。通过阅读,置身诗境,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与审美经验,与诗人取得共鸣;借助联想与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②以意逆志。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1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题干明确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情感。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春风”“乡梦”拟人化,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梦追逐着风。形象生动地表达思乡之意,惜春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是考查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本题也重点考查修辞手法“借代”“比喻”“拟人”。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考生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例如本诗中就运用了用“拟人”的艺术手法,考生答题时要结合意象、意境、情感入手赏析,不可只背术语。